健康
2025-08-06 04:30:21
日報

匹克球熱潮背後: 城市空間與全民運動的新可能

分享:
匹克球

匹克球熱潮背後: 城市空間與全民運動的新可能

最近在香港的網球場、公園,甚至乎商場,都不時見到手持大號乒乓球拍的市民對打塑料穿孔球的情景,這就是匹克球運動的熱潮。

香港政府近年來投放不少資源舉辦各種大型的體育項目,單是2024年便有34個M品牌的體育活動,目的是希望能把體育普及化及盛事化。今年8月,PPA亞洲職業巡迴賽香港公開賽,更會首次登陸啟德體育園,並首創職業與業餘選手同場競技,大幅提升公眾對匹克球的關注。

匹克球融合了網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特點,場地僅需羽毛球場大小,加上規則簡單易學,對於沒有運動基礎的初學者基本上1小時即可上手,體能要求低,球速較慢,對關節衝擊小,無論小朋友或是退休人士都是一個非常合適而且好玩的選擇。

adblk5

同時,身邊也有𣎴少上班一族的女性朋友放工或周末會相約打球,她們尤其喜歡雙打,體力要求相對較低,場地較小,減少了奔跑距離,大大增加了滿足感。此外,運動強度亦可根據節奏調整,既能輕鬆休閒,亦可激烈競技,確實是一項非常好的時尚社交運動。

匹克球能在香港短短時間的冒起,並非僅於在小小的空間創造無限可能,而是它能滿足到都市人節奏快的需求。我認為匹克球應該成為政府推動全民運動的重點項目,更靈活運用現有的體育設施,於公園規劃公共空間,改建更多場地讓市民參與匹克球運動。

作者為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醫學在社區委員會委員李穎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