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怪病難病 真相猜.情.尋
病人求診說:近一個月大便異常,有點擔心。
「如何異常?」
病人:「很容腹脹,大便又軟又黏,很難排出,顏色更是駭人,是暗綠色的。」
「暗綠色?是不食菜多了?」
病人:「有食菜的時候是這樣,沒有食菜的時候也是這樣,無論食什麼都是這樣。會不會是.....?」
「近一個月有沒有食了甚麼藥,例如鐵丸?」
沒錯,就是因為鐵丸,它會影響消化令服用者出現腹脹,大便色質異常。一般停服鐵丸後,相關的腸道不適及大便異常自會消失。除了鐵丸外,抗生素又是另一樣容易引起腹瀉的常用藥。
所以我在臨床上,若遇到咳嗽,眩暈或尿頻等,中藥治療無效,就要留意患者服用的血壓藥,是否有咳嗽或尿頻副作用。有時,請醫生換藥後,上述情況就可以改善。
每個人對藥物副作用反應都不同,不能比較的。我有個病人一服薄血藥就胃出血,萬試萬靈,他的醫生最後也投降,主動叫他看中醫治療高血壓。
最近,遇一個病人,因為服用大量西藥,不敢再食中藥,只能間中來針灸改善失眠。這半年來,只聽她說皮膚痕、關節痛、高血糖,情況愈來愈差,加了藥量也無法改善。最近,他看住家附近的一個中醫,那中醫生告訴他的皮膚痕,關節痛正是他食的西醫的副作用,並做了一樣恕我不敢做的事,就是叫他立刻把所有的西藥停服。結果他的皮膚痕,關節痛果然大減,血糖也正常了不少。
中藥,例如當歸,有病人一食就出現紅疹。有些病人食草藥正常,一食科學冲劑中藥就腹瀉,或失眠。總之,是藥三分毒,當服藥後出現其他新症狀時,可以嘗試和醫師或醫生一起「猜情尋」,找出病源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