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9-25 12:30:00

糖尿病、高血壓、吸煙者可以植牙嗎?醫學評估不是一刀切

分享:
糖尿病、高血壓、吸煙者可以植牙嗎?醫學評估不是一刀切

「醫生,我血糖有啲高,又食緊藥,仲成日飲奶茶食蛋撻,仲吸幾支煙,仲得唔得做植牙呀?」

在香港的牙科診所,這句話幾乎每日都有人問。對於有慢性病或吸煙習慣的人,植牙並不是完全禁止,但一定要有科學化的風險評估與手術管理。

本文將以香港真實情境,拆解糖尿病、高血壓、吸煙三大因素,如何影響植牙安全與成功率,並解釋牙醫如何與其他醫生合作,為你制定最合適的植牙計劃。

 

一、糖尿病患者:血糖穩定才是關鍵

臨床風險

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傷口癒合速度會減慢,植體與骨骼的整合時間延長,感染風險大幅上升。

案例:油麻地一位60歲伯伯,早餐習慣是菠蘿包加奶茶,糖化血紅蛋白(HbA1c)長期維持在8%以上。牙醫初步評估後,建議他先與家庭醫生調整飲食及藥物控制,半年後血糖降至6.8%,再安全完成植牙。

專業建議

  • 手術前3個月:定期監測HbA1c,理想值應在7%以下。
  • 手術日安排:避免空腹,可在醫生建議下進食低糖早餐。
  • 術後護理:控制糖分攝取,保持口腔清潔,並按時服藥。

 

二、高血壓患者:控制波動與「白袍效應」

臨床風險

高血壓會增加手術中出血風險,也可能影響麻醉安全。更重要的是,一些患者會出現「白袍效應」,即一到診所或手術室,血壓就明顯飆升。

adblk6

專業建議

  • 長期控制:血壓維持在140/90mmHg以下。
  • 手術前一天:充足睡眠,避免咖啡因及鹽分過高食物(如杯麵、鹽焗雞翼)。
  • 手術日:可提前服用平時的降壓藥,並在診所內放鬆心情。

 

三、吸煙者:植體周圍炎的隱形殺手

臨床風險

煙草中的尼古丁會令血管收縮,減少血流,阻礙骨整合,同時增加植體周圍炎的風險。即使初期穩定,長期吸煙仍可能導致骨質流失,令植牙失敗。

案例:觀塘經營餐飲生意的50歲男士,每日一包煙。植牙後兩年因沒有戒煙,出現植體周圍炎,牙醫需要為他進行翻瓣清創手術,並延長覆診監察期。

專業建議

  • 最佳方案:手術前後至少戒煙2至3個月。
  • 最低要求:手術後頭2周完全避免吸煙。
  • 長期護理:定期洗牙及植體檢查,每半年一次。

 

四、香港牙科的醫學評估流程

在香港,專業牙科診所面對有慢性病或吸煙習慣的患者時,通常會採用以下評估模式:

  1. 病歷審查:包括醫療報告、藥物清單、過往手術紀錄。
  2. 跨專科協作:必要時由牙醫聯絡家庭醫生、心臟科或內分泌科醫生,共同制訂方案。
  3. 臨床檢查:血壓測量、血糖檢測、口腔CBCT掃描。
  4. 手術風險評分:依據國際標準與本地經驗評估。
  5. 個人化手術計劃:包括植體數量、分佈、輔助手術需求及術後監察周期。

 

adblk7

五、常見問答Q&A

Q1:有糖尿病或高血壓就一定不能植牙嗎?
A:不是。關鍵是病情是否穩定,以及是否能在手術期間保持安全指標。

Q2:吸煙習慣一定要戒掉嗎?
A:為了長期成功率,強烈建議戒煙;即使做不到完全戒,也要盡量減少,並在術後關鍵時期完全停止。

Q3:在香港做植牙,會不會比外地更嚴格?
A:香港的私家牙科通常有更靈活的評估方式,但公立醫院會較傾向病情穩定後才安排手術,以降低併發症風險。

Q4:手術前一晚能飲凍檸茶或酒嗎?
A:最好避免,因為糖分和酒精都會影響血壓和血糖穩定性。

adblk8

 

專業總結

糖尿病、高血壓、吸煙並不自動等於「不能植牙」,但必須接受全面的醫學評估與跨專科協作,確保手術安全與長期穩定。

在香港,專業牙醫會因應你的身體狀況、生活習慣與口腔條件,制訂個人化的植牙計劃。真正的目標,不只是成功「落到螺絲」,而是讓你在之後10年、20年都能安心使用,不用擔心早期失敗或長期併發症。

記住,手術只是第一步,持續的自我管理與定期覆診,才是確保植牙長壽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