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9-22 04:30:27
日報

自身免疫性腦炎

分享:
自身免疫性腦炎

自身免疫性腦炎

自身免疫性腦炎是一種罕見的疾病。患者因免疫系統失調,導致免疫系統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從而引發腦炎。大部分病人的血液和/或腦脊液中帶有異常的自身免疫抗體,這些抗體可分為兩種類型,分別針對腦神經細胞表面抗原及細胞內抗原。

自身免疫性腦炎的症狀多樣,患者大多數會在數天至數星期內出現精神錯亂、行為異常、癲癇(例如複雜部分性癲癇)、不自主活動,以及精神病症狀如焦慮、沮喪及思覺失調。若未能及早診斷和治療,病情可能惡化至昏迷及呼吸不足。此外,不自主神經系統的失調可導致心跳和血壓不穩定,增加患者的死亡風險。

檢測自身免疫抗體對診斷自身免疫性腦炎有很大的幫助。在臨床診斷過程中,醫生會盡快為疑似患者安排一系列檢查,包括抽血及腦脊液化驗、腦部磁力共振掃描及腦電圖。這些檢查旨在檢測自身免疫抗體,並排除由病毒引起的腦炎或其他類似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如病人確診或有很大機會患上自身免疫性腦炎,醫生會安排進一步檢查,利用正電子電腦掃描以確定病人體內是否有腫瘤。以較常見的抗NMDA受體腦炎(anti-NMDAR encephalitis)為例,部分患者經檢查後發現同時患有卵巢畸胎瘤(ovarian teratoma)。

adblk6

在治療方面,及早診斷並接受免疫治療有助於加速病人康復,避免腦神經的永久損害和殘障。脈衝類固醇、免疫球蛋白、血漿置換術及生物製劑(如針對B型淋巴細胞的單克隆抗體)都是常用的一線和二線治療。

作者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陳灌豪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