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有助增強精神抵抗力
馮先生是一位四十多歲已婚商人,常到內地不同地方辦事,他從來沒有運動習慣,晚上一般都會看手機、電視,生活習慣尚算有規律,沒有吸煙和飲酒習慣;但因為近年全球經濟不穩定,工作壓力比以前大幅增加,睡眠時間由以往8小時下降至5小時,入睡比之前困難,擔心的事情愈來愈多,人也變得緊張起來。6個月之前,因公司出現一些困難,馮先生的睡眠情況轉差,食慾不振,體重也下降。上班前會出現緊張、心跳和手震,想法亦比以往負面,精神不能集中,為公司作決定時經常猶豫不決,經轉介到診所作評估,診斷患上情緒病。
除藥物治療,主診醫生強烈建議馮先生規律地持續運動,但馮先生始終抗拒運動,遲遲未能開始。雖經藥物治療病情有所好轉,但當遇到工作量增加,或者家庭出現一些情況需要處理,他的情緒和睡眠就再次出現波動,處方藥物分量也隨之增加。經醫生和家人不斷鼓勵,馮先生終於突破舒適圈開始做運動,每天早上7時起床,外出跑步半小時,之後再做15分鐘伸展運動。兩星期過後工作動力明顯增強,睡眠情況開始改善,他的緊張也逐漸紓緩;運動8星期後病情明顯改善,人也開心起來。
2023年嶺南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研究所、廣東省特殊兒童發展主教育重點實驗室,在《生命Life》醫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運動和精神健康相關的研究,研究指出運動能夠促進多種神經滋養因子的產生、減少神經毒性物質、降低外周和中樞炎症反應、提升神經生成與神經保護,運動更加能夠修正腦腸肽類異常表現,調節神經傳遞物質分泌。研究指出,每周3至5次中高強度有氧運動,能夠提升認知及減輕抑鬱狀態;每周2到3次30到90分鐘瑜伽運動,能減輕焦慮改善心理健康;每周2至3次阻力訓練能夠提升體能,減少抑鬱情況。
因此筆者希望市民大眾能夠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增強精神抵抗力,接受新時代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