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醫學:糖尿病患者健康新方案
糖尿病是本港常見慢性病,除藥物治療外,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多項研究均指出,規律運動能有效改善血糖控制。作為物理治療師,我常向患者強調:適當運動就像為身體開通多條「糖分代謝通道」。
運動改善糖尿病的科學原理
1. 即時效果:肌肉運動時會增加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4)活性,促進血糖吸收。研究顯示,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可降低血糖1至2mmol/L。
2. 長期效益:規律運動能提升胰島素敏感度達25%至40%,效果可維持48至72小時。
安全有效的運動建議
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指引:
‧帶氧運動:如快走、騎單車,每周至少150分鐘;
‧阻力訓練:每周2至3次,從彈力帶開始漸進加強;
‧柔軟度運動:改善血液循環,減少併發症風險。
特別注意:
‧血糖>16.7mmol/L或<4.0mmol/L時應暫停運動;
‧合併視網膜病變者避免劇烈跳躍;
‧周邊神經病變患者需特別注意足部護理。
臨床實證案例
一項本地研究追蹤100名糖尿病患者,進行12周運動介入後: ‧平均糖化血紅素(HbA1c)降低0.7%;
‧藥物使用量減少23%;
‧生活質量評分提升30%。
運動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一環,關鍵在於持續執行。建議糖尿病患者先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制訂個人化運動方案,才能安全有效地控制病情。
作者為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物理治療師委員會委員黃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