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防秋季鼻敏感保健法
秋季是鼻敏感(過敏性鼻炎)的高發季節,小朋友容易反覆出現打噴嚏、鼻塞、流清涕等症狀。中醫將此歸為「鼻鼽」,多與肺、脾、腎氣虛有關。家長們可透過以下5步調理法,幫助小朋友緩解不適,有鼻敏感問題的成年人亦可參考:
1. 保護重要穴位
秋季早晚溫差開始變大,應適時增減衣物,尤其注意保護四個穴位:頸後「大椎穴」、肚臍「神闕穴」、背部「肺俞穴」及腳底「湧泉穴」。保暖這些穴位有助氣血通暢,提升抵抗力。
2. 顧護消化能力
飲食宜避免肥甘厚膩、生冷寒涼,以免損傷脾胃。若消化不良,應及時調整,維持脾胃功能平衡。
3. 及時驅散寒氣
若出現打噴嚏、手腳冰冷等受寒跡象,可用溫水或艾草水泡腳,幫助發汗驅寒。可加入香薷、藿香等藥材,效果會更佳。
4. 補益肺氣
日常可選用補肺食材,如山藥、黨參、黃芪等,以湯粥形式烹調,增強肺腑功能,減輕敏感症狀。另外,每年夏天、冬天可進行天灸治療,減少甚至根治鼻敏感。消化良好時,可適度以蓮子、芡實、茯苓、白扁豆等健脾食材入膳,強化脾胃運化能力,改善體質。
5. 外在環境
保持居家環境空氣流通,定期清潔寢具,減少塵蟎、煙霧等致敏原。若致敏原不明,可考慮進行檢測。情緒健康亦同樣重要,避免承受過度壓力。
透過穴位保暖、飲食調理、及時驅寒、補肺健脾,並配合環境與情緒管理,能有效減輕鼻敏感發作,安度秋季。如果出現嚴重症狀,應及時就醫,並遵醫囑服藥。詳情可向註冊中醫查詢。
作者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資深註冊中醫師簡達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