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8-27 04:29:52
日報

飲食與濕疹:從營養角度改善濕疹

分享:
飲食與濕疹:從營養角度改善濕疹

飲食與濕疹:從營養角度改善濕疹

濕疹(又稱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免疫相關皮膚疾病,濕疹患者會對刺激物產生過度反應,釋放促炎細胞激素,令皮膚出現痕癢、紅腫、乾燥甚至滲液等症狀。研究顯示,抗炎飲食有助降低身體發炎指標,攝取可助身體修復的營養素,從而紓緩症狀,有助改善皮膚狀況。

抗炎飲食包含建議多吃和減少進食的食物,以促進身體健康和降低炎症反應。

‧多吃富含奧米加三脂肪酸的魚類(如三文魚、鯖魚、沙甸魚)。屬奧米加三脂肪酸的DHA/EPA有助抑制促炎介質,改善皮膚屏障功能。

‧多吃高抗氧化蔬果(如藍莓、奇異果、紅椒、菠菜),中和令身體發炎的自由基以減少細胞損傷。

‧多吃全穀類與高纖食物(如糙米、燕麥、藜麥),因為當中含益生元,可有助腸道益菌生成短鏈脂肪酸,維持腸道菌群平衡,助調節免疫反應,降低炎症。

‧每日飲足夠水分維持皮膚含水量,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排走體內廢物。

‧減少容易令身體產生發炎情況的食物,包括高糖、高鹽、高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以及加工食品,減少身體炎症反應。

濕疹的改善需要飲食及有可能需要藥物治療配合。同時,濕疹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衡的皮膚疾病,不同患者可能會有飲食上的「個人致敏原」需要避免,建議由醫生或營養師透過飲食排除法或過敏測試作出評估,減少濕疹復發,提升生活質素。

adblk6

作者為澳洲營養師譚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