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吃多少都可以?
研究發現,在中風病史或6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中,鹽替代品相較普通鹽顯著降低中風、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率。
網台《會八十》在節目「白板醫學」訪問鄒重璂醫生時提出「鹽吃多少都可以」,網民的反應恍似茅塞頓開。為甚麼?有醫生跟你說你原本喜愛的食物吃多少都可以,加鹽加醋之後再加點陰謀論,讓你相信傳統醫療工業就是想你病。即使是已被取代的食物金字塔,歷史上美國膳食指引沒有建議過公眾吃某些東西是多少都可以的。先跟大家分享一項近年發表的研究:
Among persons who had a history of stroke or were 60 years of age or older and had high blood pressure, the rates of stroke, 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death from any cause were lower with the salt substitute than with regular salt.
這項名為《Effect of Salt Substitution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Death》的研究,招募了中國五省600個農村村落的20,995名參與者。參與者為曾經中風病者,或60歲以上且高血壓患者。村落以1:1比例隨機分配至介入組(使用鹽替代品:75%氯化鈉、25%氯化鉀)或對照組(繼續使用普通鹽:100%氯化鈉)。介入組免費提供鹽替代品,約每日每人20克,用於烹飪及調味,並鼓勵減少用量以最大化降鈉效果。實驗持續約5年,每6個月評估一次。主要分析參與者的中風和不良心血管事件(非致命中風、非致命急性冠心症或血管原因死亡)及全因死亡。研究發現,有限度地以氯化鉀(potassium chloride)取代普通鹽氯化鈉(sodium chloride),有效降底有中風病史或6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的中風風險,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當然,過度攝取鉀是存在其他健康風險的,而實驗中的參與者攝取鉀的分量並沒有增加高鉀血症風險。
鄒重璂醫生的「鹽吃多少都可以」,我估計是源自近年互聯網流行的一種說法。當政府鼓勵少鹽少糖,愈少愈好是否代表零鹽零糖身體才最健康?又不一定,因為過低分量的鹽對個別人士亦有其風險,但這卻絕對不代表對所有人來說「鹽吃多少都可以」,尤其曾經中風或高血壓患者。
作者為Pagoda智庫共同創辦人及經濟研究總監、Orientis首席經濟師(師承芝加哥經濟學派,學而優則商,因為相信商業實踐是檢驗市場真理的最佳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