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9-15 04:30:13
日報

AI肺癌篩查 早發現早啲醫

分享:
AI肺癌篩查

AI肺癌篩查 早發現早啲醫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主要原因在於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確診時已步入晚期,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快速發展,不單止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正在重塑臨床醫學的未來發展。在呼吸醫學領域,人工智能的應用正為肺癌篩查帶來突破,大幅提高早期診斷的準確性,讓我們挽回更多生命。

以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為例,人工智能系統將掃描影像轉化成矩陣模式(Matrix),通過電腦程式進行重複性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和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掌握不同影像密度和分布模式與肺腫瘤病變之間的關係,從而估算異常掃描影像為肺腫瘤的機率。人工智能不僅助醫生快速篩查有異常的掃描影像,還能提供預測性風險分析,為臨床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然而人工智能系統並非完美無缺。醫學診斷充滿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人工智能的判斷有時也會遇到「灰色地帶」,例如某些病變的特徵可能難以明確區分為良性或惡性。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能的作用是輔助醫生,以大數據結合傳統診斷方法,提供更全面的醫學建議。

人工智能另一大優勢在於其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在肺癌篩查中,它可在短時間內分析數千甚至數萬份影像,減輕醫生的負擔以便將精力集中在患者護理和制訂治療方案。效率的提升不但加快診斷速度,也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

adblk6

人工智能在學習和應用現有知識方面表現出色,在處理重複性、高強度任務方面的潛力巨大。未來,隨技術進一步發展,人工智能有望在更多醫學領域發揮更大作用,輔助人類智慧共同推動醫療創新。港大醫學院目前正開展兩項研究,旨在利用LDCT,為年齡介乎50至75歲的高風險人士(如吸煙者或有肺癌家族史者)進行肺癌篩查。通過早期發現肺部異常,研究團隊期望能提高診斷效率及治療速度。如符合上述條件並對研究感興趣,歡迎掃描二維碼報名參加。

作者為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林志良醫生

AI肺癌篩查

AI肺癌篩查 早發現早啲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