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5-05-09 04:30:05
日報

不赦之罪,困難的愛

分享:
《不赦之罪》

佛誕正日,見《不赦之罪》有優先場,近乎坐滿,只剩頭兩行。不理了,照買飛。

1.    在佛誕專誠過海去看一齣主題關於基督教的香港電影,純屬偶然,沒有甚麼原因——正如過往看的每一齣電影,不論香港電影抑或其他地方的電影,都不帶有明確目的,至少一定不會為了找尋甚麼正能量而入場。講真,如果有齣戲揚言可喚起觀眾正能量,我一定不入場。

2.    一直就好想看《不赦之罪》,可能因為,我也曾經是基督徒,但想深一層,根本沒關係,純粹因為其中一位導演譚善揚所寫的故事,難度實在太高,高在先拋出一個極困難問題,而更困難的是,應該讓角色們怎樣解答。角色們的解答,就是他們的選擇。

3.    問題:身為父母,應該怎樣面對那一個強姦自己女兒的少年?

4.    留意:父親本人,職業/身份是牧師。

5.    於是,故事側重點不只是「罪」,還有「愛」——經由一宗「不赦之罪」所衍生的一場「困難的愛」,困難在那父親不能只用一個帶有愛恨的普通人角度去面對,因為無時無刻,都不能忘卻自己牧師的身份,卻又時時刻刻清楚自己也是常人,甚至是當事人,是身為女兒的父親。如果在過去,這個父親/牧師角色,好容易被描寫成一個講一套做一套的人——在教會,是人設做得好,一心侍奉神的虔誠好人;收工,離開教會和信徒目光,就做回自己,「自己」其實是怎樣?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adblk6
《不赦之罪》

6.    然而由黃秋生演繹的這個梁牧師,一直表裡如一,在日常生活奉行神的旨意,直至面對那個強姦了自己女兒的少年,無論在教會在屋企在公園在快餐店,他都掙扎,在牧師與父親的身份之間掙扎,在恕與怒之間掙扎,在(不得不)愛仇敵與(無法不)恨仇敵的心態掙扎。而偏偏那少年並非甚麼pure evil,甚至因為教會的環境、聖經的話語以及梁牧師的教誨,在另一個層面更透徹明白到自己所曾犯下的罪,並渴求得到寬恕。

7.    故事不止於此,漸漸地,透過少年口述,梁牧師會知道得更多,以致他的掙扎更加巨大。

adblk7

8.    裡面的人,在電影畫面所佔空間都不大,當透過大銀幕去看,就更加細小,我們保持一定距離地遙看他們這班人在做,恍如在戲入面,天上的神也在看,但只看,不介入,不批判,任由梁牧師去揀自己的答案——「應如何對待強姦自己女兒的少年?」這個問題上的答案。過程中,沒有任何足以被詮釋為神旨意的sign,梁牧師至終都只能靠自己,自行思考。

9.    不計《虎毒不》,2025年截至目前為止如果你要我推介一齣香港電影,《不赦之罪》是首選。由故事的開展,到主題的思考,到兩位年輕導演林善和譚善揚對劇本的執行,剛剛好,不淺薄,也沒有故作深奧。

adblk8

10.    當然,我不是你,你可能覺得世界已經夠慘夠黑暗,而只想入戲院找點正能量,相信明天會更好……Well,你可能不適合這種光天化日的人性詰問,而只有興趣了解發生在晚九朝五的性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