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5-08-19 04:30:05
日報

高志森塞錢入你袋

分享:

誰說破億票房、狂掃金像獎就是本地電影人最高榮譽?有時候拍得好睇、夠高票房都不及識得玩更加有用。在申請資助這場遊戲裡面,《九龍城寨之圍城》名導鄭保瑞都要輸給高志森。

舊年上畫的《九龍城寨之圍城》風頭認真一時無兩。香港金像獎贏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9個獎項;城寨場景展開完機場、商場後,仲進駐埋九龍寨城公園,吸引大量觀眾打卡;獲得政府大力支持,撥款895萬元撐場景展,以及批了120萬支持串流平台外傳劇集《九龍城寨信一傳》。執導筒的鄭保瑞肯定是功臣中的功臣,所以香港電影發展局都好睇重他的其他計劃,最近更有新聞就話他的新作《不是人》獲批900萬元。

不過,鄭保瑞仍然未算真正的「電影資助界VIP」,因為新聞話高志森的新片《嶺南功夫少年》一次獲批1,000萬元,比鄭保瑞還要多。

高志森找來洪金寶拍《嶺南功夫少年》,拿了1,000萬元資助。

高志森找來洪金寶拍《嶺南功夫少年》,拿了1,000萬元資助。

高志森找來洪金寶拍《嶺南功夫少年》,拿了1,000萬元資助。

高志森找來洪金寶拍《嶺南功夫少年》,拿了1,000萬元資助。

聽落匪夷所思,但睇清楚少少就會發現不是《城寨》效應破功,而是高志森識得玩。與鄭保瑞的「電影製作融資計劃(放寬版)」不同,高志森取道「開拓內地電影市場資助計劃」,劇本有齊嶺南文化、武術傳承,演員陣容仲有「大哥大」洪金寶,認真樣樣都對準晒個KPI,就會拎到計劃的封頂數字。簡單講就是只要答得夠似標準答案,錢就自自然然批下來。

adblk6

更妙的是,高志森的故事包裝並不只為拍給本地觀眾,還早早計劃進軍多倫多的加拿大中華電影節、中美電影節、亞太影展,連影展路線都鋪定路。這不單是拍戲,而是一次完整的「文化外交」。

對新導演來說,好似好吸引,背marking scheme咋嘛,容乜易。可是這條路根本不是新人可以隨便踏入。所謂「開拓內地電影市場資助計劃」,參加資格寫到明要過去7年拍過合拍片,或者成功打入內地市場;導演要有港產片或者合拍片上映紀錄;製作預算最少2,500萬;仲要班底有大量香港永久居民。換句話講:謝絕新人。

所以,《嶺南功夫少年》拎到1,000萬,是因為高志森剛剛好報了一條專為老資格導演設計的賽道。玩法正確,封頂是意料之內。真相其實幾無聊:拍得好不一定批得多,批得多不一定拍得好,考你的不是創作,而是你懂不懂答對基金試卷。

對觀眾來講,這可能只是兩套電影的資助新聞;對行內人來講,卻是一場規則的教學課。你可以話高志森識玩,亦可以話制度設計本來就只為某一類人開放。唯一肯定的是,整件事同票房、口碑沒有甚麼太大關係,贏輸只睇你是否夠老,是否夠早入行。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