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9-15 09:00:00

公屋母子墮斃令人神傷

分享:
精神病母子墮樓亡 曾接公屋遷出通知  黃碧如:有優化空間料已兼顧情理

精神病母子墮樓亡 曾接公屋遷出通知 黃碧如:有優化空間料已兼顧情理

鋪天蓋地的新聞,是關於擁有價值70多萬港元元朗土地,因而超出公屋資產上限的一對患有精神病患母子,他倆被逼搬遷離開自住十多年的天水圍天恩邨公屋,母親先跳樓身亡,沒多少日子,兒子跟住母親後腳,繼而跳樓自殺。看完完聽完這一段悲慘新聞,令我無盡神傷。

不知那一年,我在別報專欄曾書寫,希望政府可協助年輕人深植香港向上流動,讓年輕人只要有工作就可使用收入若干百分比,作為供款,不用首期,做長年期供款,銀行則借足全數,由政府擔保購買政府房屋。當他們有了成就,蓄了財富,願意提升生活,就可以用市價賣回給政府,幫助下一位年輕人。用置業安居,可令年輕人學懂理財學,學懂積蓄,不再常常花光財富往所謂日本鄉下旅遊,更從而向上流動。他們有了基礎,就對中國香港有絕對認同感,更有成就感,此後再累積就可以騰龍換大屋喇!

adblk5

中國人對長年居住的房屋是充滿感情,簡直是生命一部分,實難切割。我的好朋友,在年多前,眼見樓價下跌,開了100萬支票送給親妹,要求她離開公屋,轉居屋或私樓,但親妹回她一句,我一家在政府房屋住了幾十年,住得好好,平平安安,百萬支票給回你,我們不搬。百萬支票她都不要,當年當時我朋友更揚言,這只是訂金,其後我會再付的,她們夫婦竟然不希罕住居屋私樓啊。因為長者相信,祖先傳下來,風水好重要㗎,現今政府,赤字年年,都要好好想一想!可先將較新年期的政府廉租屋,給予家人居住,及年輕人購買,繼而給合資格年輕人再買,不願購買者,或沒能力者,就幫長者調遷往同區較舊公屋,有條理的年輕人房屋政策,可為政府收回大量資金,更可令年輕人擁有房屋及積蓄,及向上流動機會。年輕人是中國未來希望,我們應該好好幫忙,教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