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讓民怨累積
日前在網上看過內地近期很火的節目,主要是請官員就地區民生的事情,接受主持人嚴厲甚至火藥味的質問,而在場更有現場觀眾,令人看後無不為那股不滿的怒火消消氣。讀者未有看過的,可以上網看看《問政山東》和《陽光問廉》。
其實,香港也有官員上節目訪問,但論主持人的火力,只有個別烽煙節目說得上是質詢。當然,內地這類節目,也有被人批評是做騷,甚至質疑預先彩排。然而,我們要看的,是這類節目火起來的原因,以及官員繼續上節目的原因。
當涉及民生的事,即衣食住行出現問題,例如我們香港存在著的劏房、食水、工業意外、學童自殺等等貼身問題,市民總會有意見和極端不滿的地方,這憤怒總得需要舒緩,否則長期壓抑只有爆發一日。
適當對事且合理的批評,透過代議士或傳媒,或意見領袖說出來,本來就是最能舒解民眾怨氣的方法。內地的問政節目,正正就成為了舒解民怨的方法。怨氣和憤怒是能暫時壓下來、藏起來,但卻會累積下來。「如果工作有了缺點錯誤,不管甚麼人,不管他採取甚麼方式提出批評意見,我們都應該接受,罵人也是一種提意見的方式!」這是毛主席被罵時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