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7-16 04:30:47
日報

十年磨一劍 規範網約車連接共享經濟

分享:
十年磨一劍 規範網約車連接共享經濟

十年磨一劍 規範網約車連接共享經濟

十年寒窗苦讀,考評局昨日公布,今年有16名中學文憑試考生成為「狀元」,屬歷屆最多。祝福更多完成中學階段的學生,進入人生新的里程碑,尋找人生新的方向。昨日政府同步宣布,規管網約車運作,與文憑試考生的努力相比,特區政府在網約車規範上稱不上為狀元。當局終於正視共享經濟的潮流,也可以說為時未晚。這個十年磨一劍的政策,能夠符合市民的需求。建議將不會限制網約車司機的數目,回應了社會現狀。在未來短時間內,執法當局應對每日仍在運作的網約車採取容忍態度,在法例完成審議前,暫緩執法行動。

運輸及物流局在規管網約車的文件中,用上「盡早規管,良性競爭,並存互補,市民受惠」的口號,正好道出網約車在社會中的作用。當局建議網約車司機許可證數目不設上限,有效期5年,不得轉讓,且可續期,同時建議網約車平台可根據市場情況自訂車費,並考慮就每個網約車程繳交徵費,按旗下車輛數目繳付平台牌照費。

早前,網約車國際龍頭企業公開了營運數據,指香港過去十二個月中,有逾三萬名服務過該平台的司機。相比起一萬八千個的士牌照,加上有報導當中部分更長時間停泊在停車場而未有充分使用,可見市場已經有一個清晰的選擇,許多市民寧願選擇網約車,即使有時車費較高,也不願選用的士服務。

adblk6

回顧的士發牌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到七十年代,當時香港政府為了管制出租車的數量,開始實行的士牌制度。1998年香港政府已停止發放新的士牌照。但隨著過去多年人口增長,加上其後的自由行政策,數以千萬計的旅客也需要點對點的交通服務。誰在填補旅客及市民的需求?相信從網約平台的數據中可得清晰的答案。

當然,三萬多名的網約車司機未必每天長時間服務。若相關企業能披露更多數據,讓公眾了解司機的服務規律,將能更清晰了解網約車的吸引力。畢竟,網約車能夠善用閒置的車輛,活化成有用的資源,去接送其他人士。這種發展是在互聯網及科技進步的背景下出現,稱為共享經濟。一直停留在上世紀運作模式的的士行業,即使增加電子支付系統或者車內保安鏡頭,相信也無法取代共享經濟的複合效應。

再者,無論是內地使用量數以億計的網約車民企、東南亞網約車龍頭,或是跨國企業,都有意在香港大展拳腳。香港人口雖然不多,但作為國際城市,讓這些平台合法運營,將為香港的國際形象增光添彩,也證明香港政府有胸襟迎接社會轉變。

文件中提出不設網約車司機上限、徵收牌照費等,這也符合其他城市對網約車的規管措施,並且實際上能為公共財政緊絀的特區政府帶來收入。相對而言,部分的士司機過去一直未如實申報收入以逃避繳稅,而網約車司機的收入透明度更高,預計可為庫房帶來更穩定的稅收。

adblk7

期望此次網約車規範僅為起步,讓市民知道特區政府對共享經濟有整體的策略。在不同範疇下加強如網約車的規範,並引入國際平台,例如住宿、場地租用和共享單車等。香港尚未對此進行認真討論,希望不必再耗費十年時間,待社會矛盾白熱化時才正視相關問題,而是要迎合社會變遷,滿足市民生活方式的需求。社會已出現共享經濟的現象,政府應該予以適度的監管及扶助,協調相關發展。此外,政府已明確表示要對網約車進行規範,執法部門應以容忍態度,暫緩執法行動,讓立法會完成審議前,網約車司機及平台能有限度運作,服務廣大市民和旅客。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