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9-05 04:31:42
日報

吹哨法律是甚麼

分享:
吹哨法律是甚麼

吹哨法律是甚麼

吹哨在香港並非新鮮事。過往有不少上市公司因吹哨事件而遭調查甚至停牌。事實上,不少影響股東權益的違規與不當行為,都是透過吹哨機制揭發。

除了在私營機構日益增多,近年各地公營機關也愈來愈重視吹哨行為的積極作用。吹哨一般由企業或機構內部員工發起,是協助管理層發現不當行為的有效途徑。而吹哨法律的核心,在於保障作出吹哨行為的員工不會因此遭受處分或解僱。

香港目前雖未制定專屬的吹哨人保護法,但有關揭露不當行為的保障(例如身分保密)散見於不同法例及規則中,例如證監會的《企業管治指引》、《僱傭條例》、《防止賄賂條例》等。部分企業及機構也自行訂立吹哨政策。但整體而言,無論在法律還是企業實踐層面,香港的吹哨機制與成熟階段仍有一段距離。

世界上許多地區(如英國、澳洲、馬來西亞)早已實施吹哨人保護立法。已立法地區大多對受保護的吹哨行為設有明確規定,例如吹哨人須出於善意、並非純為個人利益、所披露資料須合理相信為真實等。一般而言,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資料不受保護。

在吹哨法律方面,澳洲走得較為前沿,針對私營機構和公營部門分別制定了專門的吹哨法。立法後,當地出現多宗具代表性的案件。例如幾年前,一名澳洲政府稅務人員揭露稅務機關的不當查稅行為。該吹哨人在揭發前以非法方式搜集證據,各級法院在審理時均指出,吹哨前的違法行為不受吹哨法律保護。該案判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歷經7年訴訟及上訴,最終於今年結案,吹哨人敗訴。因此案及其他因素,澳洲近期修訂了吹哨法,討論範圍包括對吹哨人及其家屬的人身保護,以及設立獎勵機制等。

adblk6

世界上並沒有一體適用的吹哨法律,每個地方須因應其社會與經濟狀況制定相應法律與政策。香港要實現吹哨立法,相信尚需時日,社會各界也須充分討論並達成共識。在此之前,企業和公營機構不妨多關注和優化吹哨政策,使合規的吹哨行為更加規範化,從而獲得社會的認同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