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10-02 04:31:57
日報

國慶煙花璀璨吸人流 善用維港搭建光影秀

分享:
國慶煙花璀璨吸人流 善用維港搭建光影秀

國慶煙花璀璨吸人流 善用維港搭建光影秀

昨晚維多利亞港上空將再度綻放慶祝國慶76周年的絢爛煙花,八幕表演歷時23分鐘,預計吸引超過30萬市民和遊客聚集兩岸觀賞。這種瞬間的璀璨,不僅點亮了香江夜空,更照亮了香港旅遊業的前路。昨日從內地來港旅客數量顯著增加,足以證明這類大型活動對旅客的吸引力。面對區域旅遊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將維港夜景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可借鏡國際級光影表演的成功經驗,把張藝謀團隊在國內多個城市打造的大型光影表演引進香港,讓香港夜景文明的吸引力提升到國際層次。

國慶煙花匯演向來是香港旅遊的亮點之一,今年的煙花匯演特別首次加入「閃爍同心」環節,在維港上空呈現出76個同心環狀煙花圖案。這種創意設計正是吸引遊客的關鍵。然而,對比澳門為期一個月的國際煙花節,香港的煙花活動雖然單次影響力大,卻缺乏持續性與創新性。根據旅遊發展局數據,去年國慶煙花單日吸引超過38萬人次在維港兩岸觀賞,而澳門整個煙花節期間的觀賞人數僅約15萬人次。這恰恰說明了維港作為天然舞台的獨特優勢,其可塑性遠超我們目前的開發程度。

adblk6

談及維港夜景,不得不提已經上演多年的「幻彩詠香江」。這項自2004年推出的燈光音樂匯演,曾經是香港旅遊的招牌項目,但時至今日,在技術、範圍和認知上都顯露出疲態。許多重遊香港的旅客反映,演出內容多年不變,缺乏新意。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這場表演仍以探射燈、激光和LED屏幕為主,未能引入時下流行的VR和AR技術、無人機表演或創新建築幕牆燈光技術。當全球燈光表演已經進入互動與智能時代,香港卻仍停留在預先編程的固定模式,這與香港作為國際都市的形象極不相符。是時候徹底檢討「幻彩詠香江」的演出模式,配合市場力量推出「印象維港」新項目,邀請具有國際視野的張藝謀團隊參與策劃和推廣。

張藝謀導演的「印象系列」大型山水實景表演,自2004年在桂林陽朔首次推出「印象·劉三姐」以來,已在中國多個城市成功落地,包括「印象·西湖」、「印象·麗江」等。這些表演不僅融合了當地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更運用先進光影技術與創意編排,成為吸引遊客專程到訪的文化旅遊產品。將這種模式引入香港,在維港這一舉世聞名的天然舞台上演「印象維港」光影秀,有望成為香港旅遊的新亮點。在具體實施上,可以考慮在尖沙咀海濱搭建大型觀眾看台,或利用啟德體育園岸邊、西九文化區等著名景點作為表演場地。這些安排不僅能容納更多遊客同時觀賞,表演前後的時段更能帶動周邊餐飲與零售消費,延長旅客停留時間,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adblk7

根據世界夜景旅遊評級,香港維港曾位列前茅,被國際旅遊網站評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然而,近年來隨著各地對夜景旅遊的重視,維港的相對優勢正在減弱。香港擁有世上罕有的背山面海城市地貌,高樓群與自然山景相映成趣。這種獨特的城市景觀資源,理應得到更好的利用。除了邀請張藝謀團隊,香港更應面向全球,徵集頂尖表演藝術機構的創意,讓維港之夜不斷推陳出新,保持新鮮感與吸引力。

煙花燦爛,終究轉瞬即逝;而維港的光影秀,卻能成為香港夜晚持續的亮點。在香港全力推動旅遊業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以更開闊的視野、更創新的思維,重新打造維港夜景這張名片,讓這顆東方之珠在夜晚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