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無界
有時候覺得「多元共融」本不該當成一個特定的社會議題來處理,公平看待每一個人不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嗎?要說差異,每個人都存在差異;要說相同,每個人都可以相同。假若「天下無界」,全民都能以一視同仁的眼光對待身邊人,不就是最美好的景象嗎?
不少人會認為特殊需要或殘疾障礙,確實在上班、上學或生活上存在差異,所以需要「特別」的照顧與處理。這種出自善良、同理的心固然是好事。然而,當這種「特別」的差異對待變得公式、政策化的時候;又或過分把集中力放到限制與障礙上,而非優勢與潛能上的時候,弄不好,會成為一種結構性的隔膜。被幫的,會感覺不爽;想幫的,也感到壓力。很喜歡最近出現在中年好聲音的金凱,雖然沒有雙手,但就能拿出最大的自信與能力,在唱歌上發光發熱。更經常拿自己雙手來開玩笑,不期然令大家都可以很輕鬆地跟他相處。
近年我們的暑假實習生計劃Social Leaders Program,就時而跟社企CareER(發音為“Care-E-R”,意指Care in Education and Recruitment)合作,透過他們招攬高等及專上學歷殘疾或有特殊教育需要人士參與。可是,由面試過程開始我們都是一視同仁,實行「特殊不特別,特殊無特權」,到後來其實已難以分辨誰是特殊學員。過程中如何令學員自信滿滿、底氣充足,CareER功不可沒。創辦人Walter自己也是視障,但放棄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而為同路人發展自己的社創夢。踏入十周年,感恩有他們一路為香港社會發掘、培育潛藏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