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珠(左)與街坊分享鉤織技巧,鄰里之間關係親近。
身體不適較易察覺得到,但情緒問題會否同樣被正視?新生精神康復會安泰軒(離島)推展的「逸東友里330」計劃(註),培訓逸東邨居民成為「身心靈健康大使」,透過不同活動建立鄰里支援網絡,以及提升居民對情緒健康的關注。
其中一位「身心靈健康大使」阿珠,是曾受情緒困擾的過來人。她曾失去一對早夭的子女,既掛念又內疚;而另一對孩子雖能健康成長,卻讓她在管教方面耗盡心力。透過參與計劃,她才敢於面對一直無法忘記的傷痛,向青年和街坊訴說隱藏的人生苦樂,並在交流和分享的過程中漸漸釋懷,不再只着眼過去的事情,亦懂得珍惜當下擁有的幸福。
阿珠表示參加計劃後改善了溝通技巧,變得比從前積極開朗。她坦言以往甚少跟街坊寒暄,亦對他們提供的生活情報不感興趣,以「哦」一聲冷漠回應。現在樂於交朋結友,由街市格價以至社區趣事,她與街坊都有源源不絕的話題;她更積極參與社區活動,與街坊分享鈎織技能,又與其他長者一起做伸展運動,鄰里之間關係親近。
「別以為情緒問題是個性使然,一定要找出問題根源。」自身經歷讓阿珠意識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更轉化為「身心靈健康大使」回饋社區,配對探訪時不僅送上物資,還會噓寒問暖,細心聆聽街坊分享生活點滴。對於獨居長者及有情緒支援需要的家庭來說,「身心靈健康大使」的出現猶如一劑特效藥,給予他們很大的心靈慰藉。
計劃社工阿祺表示,「很多個案未必去到確診精神病的程度,而是在臨界點徘徊,一旦出現重大事件,便很容易陷入崩潰狀態。」計劃期望以社區為本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形成一個緊密的鄰里網絡,凝聚互相照應的社區氛圍,有效預防街坊跌入精神健康的危機。
(註:「逸東友里330」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新生精神康復會安泰軒(離島)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