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香港高等教育產業化機遇
隨著全球高等教育市場的變化,香港應該積極爭取來自中東、亞洲、歐美、澳洲等國的留學生,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產業化,實現經濟收益。另外這亦是香港以至國家的軟實力資產,對國家發展具有難以量化的價值。
綜觀世界其他教育產業大國的數據,2021年日本文部科學省數據,日本的國際學生人數約為30萬人,其中70%來自亞洲國家,這些國際學生每年為日本經濟貢獻超過5,000億日圓(約45億美元)的收益。若論國際化,香港可能與東京可作較量,但在日本的留學生,不是人人也能就讀首都或頂尖學府的,他們又為何會選擇日本呢?再講,香港社會具有英語及普通話氛圍,若留學生欲成為世界公民,那香港也是佔優的。
在經濟效益而言,澳洲的高等教育產業化是成熟範例,2020年國際學生為澳洲經濟貢獻約370億澳元(約260億美元),2021年約有50萬名國際學生在澳洲學習。而加拿大高等教育協會的數據,加拿大的國際學生人數在2021年達到62.2萬人,經濟貢獻約210億加元(約160億美元)。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和多元文化背景,無論公立或私立學校也擁有一定學術實力,尤其應具備吸引來自中東、亞洲學生的潛力。根據特區政府數據,若能吸引10萬名國際學生,每年可為經濟貢獻約200億港元(約25億美元),這將是香港高等教育產業化的重要推動力。
在內地學生方面,2022年內地學生在香港的總入學人數約為1.8萬人,較2018年的1.4萬人增長近29%。這一增長趨勢應該可以持續,2020-2021學年,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因疫情和簽證政策影響而減少約15%,這也使得香港成為那些希望出國深造的學生的另一選擇。
香港應積極爭取外來學生,實現高等教育產業化,當留學生續年增加,他們就會進入各行各業,甚至到世界各地發展,這種軟實力擴張,對於香港,以至國家來說,也是一種長遠的國際化資產。他們與香港的淵源,正好是向世界講解香港社會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