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5-23 04:30:46
日報

文藝復興

分享: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

經過中世紀的黑暗時期,在佛羅倫斯開始,出現一段耀眼的文藝復興時代。有點像諸子百家現身先秦時期,歷經苦楚,思想解放的重點回歸到人性的本質。在文藝復興早期,意大利的一些先賢奠定人文主義的根基,由聖方濟各着重個人與自然、信仰的直接關係;回歸儉樸、實用生活的主張,間接挑戰當時教會神權的腐敗。到哲學家彼特拉克整理古羅馬和希臘文人的精神內涵,再以當世的嶄新思維重現。放下思考上的枷鎖,回到基本,又重新看見改變的可能。

忽然之間,歷史來個藝術、科學、建築和人文的大爆發,創新與突破變成當時的新常規。超級天才工匠如達文西、拉斐爾和米高安哲羅等,紛紛被教宗、修會或權力家族如梅迪奇邀請,創作劃時代作品。金錢滋養了藝術,權力亦需要他們的名氣來鞏固勢力。在名利權的加持下,文藝復興迅速蔓延到歐洲其他地區。

有時候覺得這二、三十年環球的社會創新發展,就好像一場創變文藝復興(Impact Renaissance)。雖然我們沒有黑死病與戰爭連綿的黑暗時期,但對於大部分的社會問題,政府福利制度或傳統慈善方法,都未能跟上問題的迅速演進,而為社會帶來能根治性的思想。與此同時,不同的社創發展趨勢,亦令各界別的創變者同時覺醒。

adblk6

社會企業家就有如文藝復興裡的巨匠,為社會議題雕琢出新視覺;ESG或「使命商業」之類的發展,讓企業投入人力物力;「創效投資」或「慈善創投」令資源擁有者有更多參與改變的方式。而回到思想核心的基本,這場變革最重要的,其實還是讓我們透過在不同議題的協作,一起思考「人性」humanity在未來應如何重新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