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轉變做人難
中美經過一輪互揪之後,達成階段性共識,雙方均大幅削減關稅,但又留下尾巴,有些範疇只是為期九十日,到期後再看形勢怎樣發展。從外交角度看,這是無可避免的「又傾又砌」,但從民間角度看,只能自求多福。所以,近日經常聽到各方朋友說一句話:做人真難!在大時代中做人更難!在時代轉變中做人最難!
在中美還未達成甚麼共識之前,商界朋友最為憂心忡忡,到處外出尋找新的市場或替代來源,忙得一塌糊塗;當兩國公布聯合聲明後,商界馬上像趁墟那樣,趕緊出貨和接訂單,生怕九十日後的形勢又不知怎麼樣。有商界朋友對我說,他們變成驚弓之鳥,皆因中美表面上暫時停戰,但實際在背後繼續打仗。美國正跟它的盟友簽定協議,繞圈圍堵中國。美英達成的貿易協議就是典型例子,原來裡面有「毒丸條款」,美國可以通過英國切斷或影響中國產品的供應鏈。
此外,美國仍然盯着長和集團轄下的港口和碼頭,最後的爭奪戰果如何,還有待觀察。所以,商界仍在吃驚風散。不是經商的朋友也感到做人很難。他們年前轉到英國生活,但英國最近又收緊移民政策,提高英語要求,永久居留需要十年,令家庭團聚和長者移英增加困難。最要命的是,其實英國經濟已不斷下滑,在英國生活並不容易。早幾年,不少港人因為香港政治環境惡化,教育制度和內容又出現「大時代轉變」,為了子女將來,才想到林子祥的歌,「再起我新門牆,(希望)勝我舊家鄉」。
英國後來有研究數據指出,由2020年BNO放寬條件後,赴英港人帶到英國去的錢,平均每個家庭五百萬港元。但當時英國已有「五加一」暗閘,五年之後還有其他要求,才能繼續(帶錢)留英。如今很快已差不多五年了,錢也用得差不多,如果無法找到工作,在英生活困難的港人又要面對其他問題了。
我早年在英國工作三年零十個月,再過兩個月就可以有長期居留,但後來還是沒有留戀地離開了,因為另有工作選擇。如今,我尊重各人的想法和選擇,只是欷歔感嘆,為甚麼在大時代轉變的時候,做人特別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