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差裡的母親
當報章寫著「高齡妊娠併發症風險激增」,藝人黃澤鋒的太太,陳麗麗的孕肚卻在注射第128支安胎針後,畫出倔強的弧線。赴台花費20萬港元的人工受孕歷程,遠比數字更驚心動魄:排卵針在肚皮綻開瘀黑花朵,中藥與西藥在胃裡掀起化學風暴,卻始終撼動不了那顆想要孕育的心。社會總愛計算「母女年齡差近60歲」的數學題,卻忽略了她遞給女兒小黃妃的泰拳手套--那上面纏繞的,是比子宮更堅韌的生命力。
據報產科診所裡,醫生驚嘆58歲卵子竟如「琥珀透光」,這句讚美暗藏著現代醫學的黑色幽默。事件公開後,網民反對聲浪裡最刺耳的「自私論」,恰暴露了社會對女性身體的雙重綁架。六年前收經期誕女被稱「奇蹟」,如今再度懷孕卻成「罪孽」。讓我想起中環那些玻璃幕牆,永遠只反射他人期待的倒影。
當世俗用「自然法則」審判試管嬰兒,人工受孕的倫理爭議,在茶餐廳化作阿姐們的談論:「五十幾歲仲生,第日個女要推輪椅返學喎!」但這些正義使者從不質問:為何有錢人生仔就是風流佳話,平民高齡生育就是社會負累?在這個苛責母親永遠「不合時宜」的都市,或許真正的自私,是要求所有女性活成整齊劃一的生育時鐘。當晨曦照亮她肚皮上的針孔,那些瘀痕何嘗不是另類的妊娠紋--刻著屬於58歲的勇氣勳章。
木棉花飄落的季節,總有清道夫抱怨落英添亂。但若因此斫去滿樹嫣紅,春天還剩下甚麼?陳麗麗的孕肚,正是給所有被困在「應該」與「不該」間的女性,最溫柔的突圍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