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金遜定律
最近比較忙,尤其是因為開始了《會八十》「會讀書」這個環節。每個星期要完成一本書,再作分享,對我這類「從前一年內大概最叻只會看完一兩本書」的人來說,其實就好像,叫一個本身沒多做運動的人,突然要去參加聯賽。只看書的頭頭尾尾,封面封底,簡略講個十幾廿分鐘,當然可以很輕鬆,但Bu和我可不想這樣上陣,而是認認真真的讀完一本書才信心滿滿。所以我們足本常常要個幾小時(其實很多書是足夠講兩小時以上的),因為看完不分享反而心癢癢。
由於時間不夠,效率就很重要。後來在趕工作和讀書期間,發現一個法則,肯定很多人也會有同感,叫「Parkinson’s Law柏金遜定律」,意思是「工作總會不斷膨脹,直到填滿所有可用時間。」(Work expands to fill the time available for its completion.)那就是說,如果我有七天時間看一本書,我就會用七天時間看完;如果我只有四天,我就會在四天看完。只要我有可用的時間,我就自然調節自己效率,去盡用手上的時間。大家也有這樣的經驗吧?我們可不會覺得自己懶,因為我們一直在幹,只是速度效率不一樣,我可是真的七天都有在看書。
自從我知道了這定律,我就沒有再看自己有幾多時間。我反而限制自己,一定要在一個特定時間內看完一個)chapter。如果早段看得慢了,心散了,之後就要像deadline fighter一樣,把時間和進度追回來。從此我常常看書不用七天,有時候分四天就看完,有時候分三天,也有試過分兩天就完成(當然那本書是比較簡短的)。
Bu和我學懂這個法則,也跟同事說,「每次開始一件工作任務時,估算一下最快又合理要用多久時間,然後就限時內完成它。不要看到自己今天比較閒,就花3小時去做一件半小時能完成的事。為甚麼?因為總有新的工作,新的任務,突發的情況出現,你要預留空閒去處理,不然你就只會天天爆廠,日日搞到自己OT。然而,明明工作就不特別多!」有時候這麼簡單的工作道理,竟然要在40歲時才學會,或者是我們一直太笨,又或者其實每個人總有很多空間進步,真的不要覺得自己有幾叻啊。(即使現在我寫專欄,也只限自己一小時內,要由構思至完成,不然又懶懶閒的搞個三五小時,寫不出一個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