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8-06 04:31:46
日報

為電視經營拆牆鬆綁

分享:
為電視經營拆牆鬆綁

為電視經營拆牆鬆綁

免費電視台續牌正式展開了公眾諮詢,電視擁有廣泛的影響力,負有社會責任,同時面對激烈競爭,經營挑戰很大,續牌條件必須與時並進,平衡各方關注,促進行業發展。

傳媒環境過去10年發生巨變,總體方向是經營者不斷增多,同時跨地域媒體湧現,在外國數碼平台加入分食大餅後,內地平台近年亦開始參與。電視台作為重要的傳媒,當然有面對競爭,迎難而上的勇氣和實力,關鍵是要有公平和對等的環境下經營。

本地電視台一向受嚴厲的監管,無論內容、廣告都有不同限制,同時要確保龐大的投資。在科技不如今日進步的時間,這些要求維持了行業的穩定性,保障對公眾的服務。隨著經營環境的變遷,這些限制就對業眾造成不必要的掣肘,甚至令經營環境不斷惡化。

最明顯的例子,是電視和數碼媒體在監管上的差異。電視營運者現時需要對內容事前作出審批,並且承擔全責,這些標準部分還可能涉及主觀的判斷。相反,數碼媒體只須履行平台責任,遇有爭議只須把內容下架了事,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令營運成本大減。從跨國平台公布的業績顯示,在傾斜有利的環境下,這些企業盈利年年增長,同時卻在個人私隱,版權維護,以至網絡詐騙等領域造成愈來愈嚴重的問題。

網絡平台與本地媒體在監管上的失平衡,是造成不平等競爭的成因之一,代價不單是經營者舉步維艱,隨之而來是生產內容資源的枯竭。傳統印刷傳媒收入連年大降,採訪新聞的經費急降,有質素的報道買少見少,惡性循環到了難以逆轉的地步。本地電視是下個可能的受害者。計算幾個免費電視台營運業績的總和,行業已經連年出現嚴重虧損,本地製作資源無可避免出現減少,香港在國家定位下原本是文化創意中心,商營電視台要在商言商做生意已經非常困難,再面對監管的限制,實在是荊棘滿途,相信當局都深明其中關鍵。

adblk6

把電視和網絡平台放在同一標準監管,是配合社會發展的正確趨勢,內地電視和網絡的廣告審批準則基本上是一致的。新的發牌過程中,如何拆牆鬆綁,重新推動電視業發展,助力香港流行文化,正是業界對新框架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