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9-18 12:15:00

當古蹟遇上電影

分享:
當古蹟遇上電影

當古蹟遇上電影

我們常在電影中看到歷史建築的蹤影,有時在城市漫步之發現某幢歷史建築是某齣電影的場景,很想更深認識這些建築。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將於10月至11月舉辦「2025古蹟周遊樂」,介紹十個曾作為電影拍攝場地的法定古蹟及已獲評級歷史建築,與大家一起欣賞這些歷史建築之美,發掘它們承載的歷史文化。

校園裡的流金歲月

香港三育書院源於二十世紀初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在廣州創辦的三育學校。書院因時局動盪,曾多次在粵港兩地遷校,至1939年在清水灣現址興建永久校舍。校園內現存五座建校初期設計的二級歷史建築。

電影《流金歲月》(1988)在香港三育書院取景。校園的寧靜氣息、翠綠景致及紅磚建築校舍,烘托出電影中的校園情懷。

電影《流金歲月》(1988)在香港三育書院取景。校園的寧靜氣息、翠綠景致及紅磚建築校舍,烘托出電影中的校園情懷。

《歲月神偷》的蹤跡

聖士提反書院1903建校1930年遷至赤柱現址。現時園共11幢歷史建築,其中書院大樓是法定古蹟。香港保衛戰期間,大樓曾被徵用作緊急軍事醫院。19411225日清晨,日軍書院大樓,釀成「聖士提反書院大屠殺」,中文科科主任譚長萱為守護學生而牲。校舍至今仍屹立成為這段沉重歷史的見證

adblk5
在聖士提反書院取景的電影《歲月神偷》(2010),描繪昔日香港情懷,而校園的歷史建築則映照出香港經歷戰火與和平的時代印記。

在聖士提反書院取景的電影《歲月神偷》(2010),描繪昔日香港情懷,而校園的歷史建築則映照出香港經歷戰火與和平的時代印記。

《破•地獄》的喪葬文化

位於薄扶林大口環的東華義莊建於1899年,已列為法定古蹟,是香港現時唯一仍在使用的義莊,提供棺柩及骨殖暫存務,早期為客死異鄉的華人提供原安葬服務,讓他們可以落葉歸根。義莊的復修工程榮獲200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修復獎」優越大獎。

電影《破•地獄》(2024)於東華義莊取景,義莊展現華人傳統落葉歸根的觀念。

電影《破•地獄》(2024)於東華義莊取景,義莊展現華人傳統落葉歸根的觀念。

《玻璃之城》浪漫地

香港大學大學堂於薄扶林道,前身是蘇格蘭商人1860年代興建的「杜格拉斯堡」,1894巴黎外方傳教會(又稱法國外方傳道會)購入修繕擴建,「納匝肋修院」,香港大學於1954購置用作男生宿舍。大學堂外部已列為法定古蹟。

大學堂糅合都鐸、哥德及新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是多部電影的取景地,包括《玻璃之城》(1998),為這座美麗的古蹟添上浪漫色彩。

大學堂糅合都鐸、哥德及新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是多部電影的取景地,包括《玻璃之城》(1998),為這座美麗的古蹟添上浪漫色彩。

見證時代變幻的墟市

三級歷史建築粉嶺聯和市場於1951年落成,曾是新界最大規模的市場,在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伴計劃」下,活化為「聯和市場─城鄉生活館」,推廣新界墟市文化及北區歷史,同時設有本地小店,推廣本地食材及產品

電影《每當變幻時》(2007)以香港街市為故事背景,在聯和市場取景,勾起市民對往日新界墟市的集體回憶。

電影《每當變幻時》(2007)以香港街市為故事背景,在聯和市場取景,勾起市民對往日新界墟市的集體回憶。

真實的法庭戲場景

前粉嶺裁判法院建於1960三級歷史建築是新界首座裁判法院。在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伴計劃」下,於2018活化為「香港青年協會領學院」。

adblk6
前粉嶺裁判法院二號法庭是不少電影和電視劇集的取景地,包括電影《毒舌大狀》(2023)。真實的法庭環境為影視作品增添戲劇張力。

前粉嶺裁判法院二號法庭是不少電影和電視劇集的取景地,包括電影《毒舌大狀》(2023)。真實的法庭環境為影視作品增添戲劇張力。

穿越摩星嶺的神秘時空

位處摩星嶺的香港賽馬會芝加哥大學教育綜合大樓 | 芝加哥大學袁天凡、慧敏校園,活化1930年代後期銀禧炮部分軍事遺址,以及後來由炮附屬建築物改建的域多利道扣押中心。校園設有文物展示中心及文物徑,適合軍事歷史者探索。

電影《2046》(2004)曾於前域多利道扣押中心取景。軍事痕跡與電影的科幻情節交織,增添神秘氛圍與想像空間。(圖片來源:香港賽馬會芝加哥大學教育綜合大樓 | 芝加哥大學袁天凡、慧敏校園)

電影《2046》(2004)曾於前域多利道扣押中心取景。軍事痕跡與電影的科幻情節交織,增添神秘氛圍與想像空間。(圖片來源:香港賽馬會芝加哥大學教育綜合大樓 | 芝加哥大學袁天凡、慧敏校園)

軍火庫化身文化結緣地

位處金鐘的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前身是舊域多利軍營軍火庫(一級歷史建築)及GG座(二級歷史建築),曾分別用作軍火彈藥及軍事物資的補給前哨站。該址2012年經亞洲協會活化後啟用,為跨文化交流平

adblk7
電影《淪落人》(2018)在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取景。不論戲內戲外,中心都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交流、相知相惜的舞台。(圖片來源: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電影《淪落人》(2018)在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取景。不論戲內戲外,中心都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交流、相知相惜的舞台。(圖片來源: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好生之德 保赤為懷

位於西營盤的西區社區中心前身1922年啟用的舊贊育醫院主樓,香港首間華人婦產科醫院,提供產科服務及培訓華人助產士。該址於1961年改作社區中心,服務社區至今。主樓正門石額題有「好生之謂德、保赤以為懷」楹聯,意醫院聯繫社區關懷民。今年3月,古物諮詢委員會支持將此座一級歷史建築法定古蹟。

舊贊育醫院主樓內的螺旋形樓梯曾是多齣電影的取景場景,吸引不少影迷到訪。

舊贊育醫院主樓內的螺旋形樓梯曾是多齣電影的取景場景,吸引不少影迷到訪。

「非以役人 乃役於人」服務社群

上環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建於1918年,已列為法定古蹟,首幢總部大樓,直至該會於1966年把總部遷往九龍窩打老道為止。香港保衛戰期間,香港防空救護隊曾於此設立半山區A段總站。日佔時期,被日本文教課徵用。建築保留了香港首個室內暖水泳池及以懸臂式結構支撐的木製鑊形跑道。大樓提供復康其他社會服務。

adblk8
必列者士街會所的紅磚建築外立面是電影的熱門取景場景,包括以因果哲理為主題的《大隻佬》(2003)。電影主題巧妙地呼應會所秉持的「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社會精神。

必列者士街會所的紅磚建築外立面是電影的熱門取景場景,包括以因果哲理為主題的《大隻佬》(2003)。電影主題巧妙地呼應會所秉持的「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社會精神。

古蹟周遊樂將於101日至1130日舉行,內容豐富。大家不妨把握機會參觀這些歷史建築或參與免費導賞團,享受一趟古蹟光影探索旅。有關活動詳情,可瀏覽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網頁www.heritage.gov.hkInstagram專頁「活歷•香港」(www.instagram.com/hkheritagelive)。

作者為文物保育專員梁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