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9-19 04:31:27
日報

秦代昆侖石刻

分享:
秦代昆侖石刻

今年6月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仝濤發表了《實證古代「昆侖」地理位置—青海黃河源發現秦始皇遣使「采藥昆侖」石刻》一文。這片石刻位於青海黃河源附近,文字刻鑿在露天陡坡壁面,全文共37字,風格屬秦篆,保存較完整的文字信息有「皇帝、五大夫、采樂、卅七年三月、百五十里」等關鍵字。

文章寫到「昆侖在中國古代歷史地理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關於它的傳說和神話很多,但其具體位置在哪裏,是千百年來一直困擾學界的謎題。黃河源石刻的發現地點位於海拔4300米的扎陵湖畔,扎陵湖之南便是巴顏喀拉山脈,因此石刻中提及秦使及方士『采藥』於『昆侖』等字眼,當指巴顏喀拉山脈及其周邊區域,它無疑就是大部分先秦文獻中所指的『昆侖神山』」。

因為石刻不是在地下考古發掘出土,就引起了各界人士的質疑其真偽。反對聲音最大的是一位網絡大V級的北大歷史系教授,主要的質疑點有原文中的秦始皇「廿六年」(最新的考證應是卅七年);嬴政在當年才統一六國,始稱皇帝;去昆侖采藥的方士起碼提前一年出發,怎麼能預知「皇帝」登基呢?另外的質疑有使者到達「昆侖」時是三月,等於整個寒冬都在路上,就不怕凍死嗎!露天石刻幾千年沒有人發現過嗎?不太合理。其他網絡上沒有根據的反對意見就更多了。

adblk6

之後國家文物局迅速組建石質文物保護、秦漢考古、古文字學和書法篆刻等專家,兩次赴現場調查,獲取石刻本體與賦存環境等科學數據,兩次召開論證會經審慎研究,認定此為秦代石刻,定名為「尕日塘秦刻石」。是我國目前已知唯一存於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