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5-09 04:30:27
日報

農曆合天時

分享:
農曆合天時

農曆合天時

今天世界主流是用西方主導的格哥里曆(Gregorian calendar)為公曆紀年之法,這主要是歷史及歐美主導之文化影響。格哥里曆是因為自羅馬帝國時已沿用的儒略曆(Julian calendar),到了中世紀時,因為歲差之關係,基督教用以顯示耶穌復活與「春分」時間已越離越遠。

在古代基督教,耶穌出生是在冬至日光最短之日前後出生,所以12月25日耶誕是冬至12月21或22日前後三日,是一年由最「盡」而開始生長之時,而耶穌復活升天則在「春分」附近。「春分」是北半球日晚平均分為12小時之時間,在古代這是北半球不少農業社會開始結束冬季而要耕種的時間,也代表萬物回春,生機勃勃之時,符合耶穌死而後生之意義。

由於歲差及儒略曆之復活節日子不符合「春分」之意義。西方教會教皇格哥里十三世在1582年頒布新的曆法,把復活節規定在4月第三個星期五,以符合近春分(一般是4月22日左右)。這套曆法並非科學,所以出現很多不合理之結構,今天東方教會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等在宗教上還是用傳統儒略曆,所以他們的耶誕比西方遲8天。

與西曆不同,中國人用的陰陽曆(又稱農曆)是用太陽,月亮的天文規律來建立的。例如「月」是指月亮由圓至缺又復圓的一圈,正是環繞地球的一圈,約為29。85日,為解決不足一日的問題而規定用大月30日小月29日,所以農曆十四,十五,十六一定是月圓之時。

adblk6

至於一年則把太陽一周365.2524日,分為24段,稱為氣節,約15日6時7分,由於大小月加起不及365日,又規定19年加7個閏月,使日月之時間復合。

這一套方法非常科學,而且更合符地球天氣之真實現象。

例如2025立夏為西曆5月5日星期日,大家有沒有留意,在5月2日開始,甘肅地方吹起大風沙塵暴,這是冷空氣南下之象,與立夏之温暖北上空氣相撞。5月3日,江西湖南粵北一帶下了冰雹,5月4日廣州下了冰雹。而香港在更南更暖,5月開始至7日都由小雨變成大雨,雨季也開始了,這天氣改變比西曆更準確。

adblk7

古人以立夏為雨季開始正由於此,在占星上,冰雹更有一個象兆,廣州下冰雹代表今年廣東之生意不好,有災異,這可能與中美貿易戰,廣東主要出口美國有關,但這冰雹到了香港,變成下雨,也代表香港有福祐,今有財經還是凶中有吉。

古人留言,端午節當日,龍王必會或多或少下雨,少雨代表今年較旱,大家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