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9-05 04:31:30
日報

追尋想像空間

分享:

近年除了運動外,我也喜歡到處看展覽;正是偷得浮生半日閒,打橫打掂看人間,自得其趣。最近夏日炎炎,看了一個「肥嘟嘟夏天點樣玩」的綜合展覽,把國畫、現代畫、漫畫、陶瓷和小工藝等形式共冶一爐,不僅令我的眼球泛起一陣養眼的涼快,心裡也冒起一片熱辣辣的涼浸浸。

 

肥嘟嘟夏天點樣玩

哪管千山和萬水,小象翱翔山水間。

肥嘟嘟夏天點樣玩

肥嘟嘟運動和跳舞,那管腳下三寸金蓮!

一進門,看到一列國畫,線條閒熟,構圖工整,但細看之下,竟然發覺山水之間有一隻卡通小飛象,輕舒笑臉,寫意翱翔。正感奇怪之際,忽然又發現在河畔溪邊,有一條漫畫大鱷魚,不張大口,只在潛藏暗笑。在傳統國畫的功底下加入現代元素,演變出這種新風格,名家巨匠也許會感到貽笑大方,破壞規矩,褻瀆先賢;但其實演變就是一種永恆,中國的文字不是由甲骨文、象形文字、篆書、隸書,再演變出草書、行書、章草、楷書以至今天的各種字體嗎?

轉一個彎,眼前出現很多樹。噢!原來畫家畫了百種樹木的不同形態,有粗枝大葉,也有纖枝細葉;有紅葉蓋頂,也有綠遍樹梢;有葉捲如虬,也有光禿如卵。樹下,有人靜讀,有人放箏,有人冥想,有人閒臥,各適其適。

也許,每一棵樹都代表畫家一寸心情,我無法猜度,但馬上觸發詩興,尤愛「花開紅樹彤彤日,綠滿枝頭樂樂天!」「縱是狂風逼葉落,精誠托月有枯枝!」

忽然看見一些趣怪的陶瓷。在不知是鯊魚還是劍魚的嘴上,竟然有不知是甚麼的BB動物抱着水泡學游泳;後面又有驚喜,小如豆丁的無名傢伙在鯨魚頭頂跳舞。有觀眾說,這豈不是老虎頭上釘蚤乸?我說:「不是壞事。雀仔騎在牛背上,不是在吃掉牛背上的寄生蟲嗎?」

adblk6

最後看見肥嘟嘟,真的肥得可愛,舞動或運動之間也是千姿百態,令人想起沈殿霞在《梅蘭菊竹》的歌:「減肥偏愛朱古力,早操唔見效,相反重幾斤。」不過,情人眼裡出西施,誰敢在唐明皇面前說楊貴妃是醜八怪?喜歡就行了。

四位藝術家麥雅端、譚卓文、易達華和馮小玲用他們的想像,勾起了我的想像。香港太需要想像了,尤其是在想像空間愈來愈少、或者不准有太多想像的時候,更要努力創造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