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4-16 04:30:19
日報

銀齡織福

分享:
銀齡織福

銀齡織福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時間銀行」卻能將無形的時間轉化為可累積的互助資產。香港聖公會樂民郭鳳軒綜合服務中心的「樂民友里愛織福」計劃,正是透過此創新模式,鼓勵銀髮族以自身專長回饋社區。長者付出的每一分心力,皆能儲起成為未來的服務保障,實現「助人自助」的精神之餘,亦為社區織出緊密的支援網絡。

金凌是銀髮一族,在九龍城居住超過半個世紀,是這區的「老街坊」。去年,她得知計劃正招募義工,被當中的「時間銀行」概念吸引,便報名參加。「我早就從電視節目中聽過『時間銀行』,十分認同當中的理念,加上自己獨居,不時都需要別人幫忙,便決定受訓成為義工,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換取服務。」

金凌是計劃最活躍的銀齡義工之一,除了參與定期探訪外,她善用廚藝絕活,為不同活動準備湯水及教授學生烹飪。她分享:「之前我較少接觸年輕人,以為他們會抗拒接觸長者。計劃讓我有機會和年輕人交流。他們不但沒有嫌棄我,更認真學習一些老一輩愛吃的傳統菜式,讓我十分感動。」 

默默付出的金凌累積了不少義工「時分」,近日她嘗試享用「時間銀行」的服務。「早前我做完白內障手術,利用時分兌換陪診及送飯服務。這些服務猶如『及時雨』,由出院到覆診都有人陪伴及幫忙,讓我可以專心休養。」  

adblk6

計劃社工阿曦表示不少長者以為自己落伍或幫不上忙,而抗拒參與社區。計劃運用「時間銀行」的概念,提供平台讓長者發揮潛能。阿曦表示:「長者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人脈、技能等,他們在計劃中提供一些簡單的義工服務,例如電話慰問、陪伴等,也能累積時分。這有助長者展現價值,推動他們重投社區。」

我參與基金委員會工作兩年,有幸見證多個計劃的成果及義工的轉變。擔任主席後,我期待與更多有心人一起為社區注入活力及人情味!

註:「樂民友里愛織福」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香港聖公會樂民郭鳳軒綜合服務中心推行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主席 隔周刊登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