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5-02 04:30:41
日報

隱形勞動

分享:
隱形勞動

隱形勞動

假如有一天公園的清潔姐姐、修路工人、快遞和送外賣的朋友、樓下的管理員突然消失了,會有甚麼不一樣嗎?或許我們不會馬上察覺,因為平常「眼尾」都沒有將他們看一眼。但只要過了一、兩天,當到處都是髒髒的廢物、修不好的爛路;餐廳外排滿取外賣的人群;樓下再沒有老人家在更亭聊天,我們就會意識到原來城市一直都被一些「隱形」的勞動者守護著。

其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像香港城市這麽幸福,例如在印度,很多城市治理的問題都不易被「自動」處理。《I Change My City》便是由非營利組織Janaagraha推動的一個社創平台,旨在促進公民積極參與,改善城市治理和生活質量。居民見到垃圾堆積或道路需要修補,他們可以拍照放到線上平台,然後組織會統一跟地區部門商討如何把問題解決。公民一起參與,更懂珍惜來之不易的改善。

當城市裡高度分工後,各司其職,每天營營役役的我們,都把城市第一線的勞動者當成透明。皆因他們既不是甚麽經濟支柱,在一盤生意裏只是成本項目,而可能唯一與他們接觸的機會,就是投訴。勞動者的悲歌來自縱使他們100%做好工作,大眾都只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很難想像還有不少外判商,以不同手法剝削前綫勞工的權益。長期勞動引致他們身心受創,再加上近年氣候災難走進社區,持續高溫與陽光暴曬,都會加劇他們的眼疾和各種長期病患。

脫下工作服,其實他們都是有名有姓、有家人有朋友的一個普通市民。而他們對城市的守護,絕對值得我們的關注與尊重。我們擁有太多方法可以嘉獎、鼓勵他們:記住管理員的名字,微笑說聲早晨;炎夏裏,買些飲料遞給地盤裏的朋友;把自己的垃圾處理好,如回收及把液體隔掉;假如他們把工作做得好,不妨直接稱讚一下。一個社區的韌性與底氣有多大,取決於我們如何對待社區裏相對弱小的一群。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