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8-29 04:30:36
日報

雨過之後

分享: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雨過之後

短短三星期內,香港五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打破單年內發出最多黑雨次數。窗外淅淅瀝瀝下著雨,生活節奏彷彿也被打亂——停課、交通受阻,日常在濕漉漉中顯得漫長。

小朋友們安在家中避開來勢洶洶的暴雨,待暴雨警告除下,明天又再背起書包上學去。但在世界的許多角落,有些孩子的童年卻被愈來愈頻繁的極端天氣徹底改變,基本的學習也變得遙不可及。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最新數據,2024年,全球至少有85個國家、共2.42億學生因極端氣候,包括洪水、熱浪、風暴等無法上學,相當於全球每七名學生中就有一人受影響。

adblk5

以洪水多發國家孟加拉為例,每年平均有近四分之一的國土會被洪水淹沒。單計去年,孟加拉有3,500萬名兒童的教育因此受阻,部分當地孩子們近兩個月無法上學。更令人憂心的是,長期停學可能迫使他們永遠離開校園,陷入早婚、童工或其他形式的剝削。這些孩子對於極端天氣的抵抗能力原本已較為薄弱,容易成為熱衰退、因洪水或高溫而引發的傳染病的目標,即使身體無恙,卻又要面對因氣候變遷,而失去最基本的學習機會。

在這場持續危機中,UNICEF不斷擴大應對範圍,將兒童氣候與災害適應力的支援,由2023年的68國擴至2024年的119國,並將氣候行動融入教育與社區建設。我們培訓教師、賦能青年,讓孩子不僅是被保護的對象,更是能夠參與並推動改變的行動者。此外,我們與69個國家合作,共同更新環境與災害相關政策,全面提升學校及醫療中心的氣候適應能力;截至2024年,已成功支持近9,000所學校和4,000家醫療機構達到基本飲水、個人及環境衛生(WASH)服務標準,切實減輕氣候變化所造成的不平等現象。

當氣候災害發生時,首要援助都會流向基礎設施或緊急應對,但孩子的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環。我們深信,每一個孩子,都應在安全、穩定的環境中學習成長。願風雨中的課桌,在雨過之後,依然能承載並陪伴他們走向希望與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