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颱風襲港之停飛與復飛
颱風襲港,旅客出門受阻難免徬徨,航空公司處理停飛與復飛,大前提是以安全為先──乘客、員工和飛機的安全,期間大家都需要忍耐和理解。
監察天氣變化是航空公司日常的重任,不單是本港,還有百多個航點城市的天氣預測。以香港為基地的國泰航空,當獲悉惡劣天氣將襲港,便須大規模戒備,因航班影響最多,即如今次樺加沙颱風,我們便要取消超過540多班航機,受影響乘客逾8萬人,可見在重新安排訂位和航班的工作上何等繁重。
應對颱風我們基本上有三個程序,首先是準備,相關的同事在多天前已開始忙於跨部門會議,決定何時開始取消航班,如何調動飛機,怎樣令受影響乘客的不便減至最低,以多種途徑如短訊、手機應用程式、電郵或電話通知乘客,為他們辦理免費的退票、更改手續等。我們必須計劃周詳,即如在未須停飛前,便盡量安排飛機離港避走到周邊地區,以備復飛時有足夠多的飛機能短時間回來撤離滯留乘客。
第二階段是等待,颱風抵港整個城市停頓了,機場暫停運作,飛機不能進出。不過同事仍在忙於協助滯留機場的旅客,以及解答本港和世界各地乘客的查詢。
颱風掠過後也是機場最混亂的時刻開始。滯留的8萬客人當然都渴望第一時間前往目的地,但航空公司要考慮的因素仍多,如當時的雨勢和交通情況,員工能否安全上班,旅客可否趕得及來到機場等。與此同時,我們須檢查停泊在港的飛機機件有否受風雨破壞,確保安全才能使用。這時我們會陸續將避走鄰區的飛機逐一飛回港,以疏散滯港乘客。由於在同一時間所有航空公司都需要安排航班復飛,但升降距離和時段有嚴格規定,所以航機都只能逐少地增加,不能在雨過天青便全部一下子復飛,在進度上有所限制,所以請旅客理解,復飛安排可能需要持續多天。
筆者執筆之時是9月24日,正值國泰航空公司成立79周年,在10號風球的繁忙工作中度過,實在是不一樣的慶生,但79年的經驗,讓我們更善於面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