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眾長者參加「健腦操」,促進身心健康。
隨著人口老化,認知障礙逐漸成為社區面臨的一股無形洪流,不少長者正面對記憶退化與社交隔離的困境。東九龍居民委員會近年在彩雲(一)邨、彩雲(二)邨及彩輝邨推行「共建認知友善@三彩」計劃,提升社區對認知障礙的認識,同時支援有需要的長者,打造長者友善社區。
邱婆婆和利婆婆原本在邨裡過著單調乏味的生活,直至參加計劃,笑言猶如開展第二人生。「過去以為認知障礙症只是迷路或無記性,有時都驚自己好快會『懵懵哋』,現在才知原來這病症不是想像中那樣可怕,而且還可以預防!」邱婆婆說。
在計劃中,她們學會分辨長者正常的退化與認知障礙的徵兆,更發現原來打麻雀、唱歌、畫畫、做手工等都是絕佳的腦部運動,因此現在她們每天都到中心「健腦」。談到最喜歡的活動時,她們均表示是「健腦操」。利婆婆分享:「當音樂響起,我們便跟著姑娘指示做動作,頭腦醒神,連關節也得以放鬆!」如今她們不只是學員,更化身「認知友善大使」,善用從計劃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幫助其他長者。
計劃社工Roger表示:「『三彩』有不少獨居或雙老長者。計劃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健康講座、認知評估等,推動他們參與,及早識別潛在的風險。」計劃連結區內不同持份者,共同編織社區安全網 。Roger分享:「我們與邨內的茶餐廳、零售店一起設立『防走失支援站』,當遇到長者迷路,店員便會主動提供協助;我們亦與社福及醫療機構合作,為長者進行認知評估及轉介。」
這個由東九龍居民委員會起動的社區網絡,成效顯著,不但讓長者擴闊社交圈子、支援他們的生活需要,更改變這裡的鄰里文化。如今走進「三彩」,或會看見茶餐廳預留「長者友善座」、小商戶員工耐心與長者溝通、熱心居民成為義工等。因著各界的參與,認知障礙不再是難以解決的問題,而是可以共同面對及處理的社區議題。(註:「共建認知友善@三彩」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東九龍居民委員會有限司推行。)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主席 隔周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