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5-09 04:30:12
日報

「逆成長」與「避逆成長」

分享:
「逆成長」與「避逆成長」

「逆成長」與「避逆成長」

人生起跌無常,逆境中也可努力成長,最近成為世界桌球賽冠軍的趙心童就是一例。他打破了兩個紀錄,一是成為這項比賽首名封王的亞洲人,二是以業餘身份贏得冠軍。

兩年前,他因為參與打假波而被罰停賽兩年半,但後來繼續接受訓練,在沉寂中不斷提升球技,終於熬出頭來。像他這類例子,在各個領域中也有很多。我叫這種情況為「逆成長」。

不過,「逆成長」也要講求其他因素。例如,即使有願意接受「逆成長」的人,但「逆成長」的條件是否存在?以甚麼方式存在?過程如何?也是關鍵。假如趙心童在打假波後被一棍打死,不能再接受訓練,跟着就會失去正常的比賽資格,「逆成長」之路必然艱難得多。所以,古語有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正是此意。

在中國,「逆成長」還要看一個特點,就是你遇到的「逆」不能有政治成分,因為這一點的延伸力量「不同凡響」,而且很難劃清界線。這不是千里馬問題,而是環境、氣氛和傳統想法問題。「富不與官爭」已經成為很多人接受的規律。所以,「逆成長」經常見於體育運動、經濟活動等領域,但政治和社會層面則會出現其他形式的「逆成長」。

於是,人們多選擇「避逆成長」,即不與逆境直接碰撞,而是避其鋒芒,另闢蹊徑,用各方均可接受的方法,發揮自己的強項,爭取更大成績和更多人認同。最近的「姜濤誕」,不斷強調這只是慶祝姜濤生日的活動,不想被政治化。無論組織者或者粉絲,遇上「慶生」以外的話題,都一概否定,並主動劃清界線。

adblk6

本來,他們毋須如此鄭重地說明立場,但一些粉絲對我說,他們擔心出現其他演繹,令日後的「姜濤誕」遇上困難,甚至不獲批准,那就煩了;所以必須努力保持純潔。可見,避開各種波折,順流而行,就是「避逆成長」的方法之一。

我對「逆成長」和「避逆成長」都不會一概而論,必須看具體環境,弄清逆境的源頭,可以設法避開則避開;但有時避無可避,就要努力實踐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你不浪費自己,就沒有人能浪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