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8-15 17:14:00

8月來一趟大館文化遊 參加中華文化嘉年華

分享:
8月來一趟大館文化遊 參加中華文化嘉年華

8月來一趟大館文化遊 參加中華文化嘉年華

早前提到,筆者就讀中二的姪女參加了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一發不可收拾。最近再見面,她埋首在一堆紅紙中,原來正為即將在大館舉行的中華文化嘉年華密鑼緊鼓地準備——她的攤位將展示國家級非遺技藝「剪紙」與「傳統風車」,讓參加者親手體驗,剪出吉祥圖案。

從小學徒到小導師的升級之旅

問她為何學校會選擇剪紙,姪女眼睛一亮:「我也有份決定的!剪紙不只是手工,又需要全神貫注,稍一分神便可能剪斷細緻的紋路,過程中能訓練耐性與專注力,超難!」她又指,自己即將在攤位中作為小導師,當然要加倍練習,「要教人就要先自己學到100分,不能誤人子弟啊!」
 

adblk5
剪紙、竹編、木雕、石雕和泥塑,是當代影視社交媒體平台最受歡迎的五大傳統美術技藝。當中,剪紙類短片在抖音獲讚超過1.3億次。(圖片來源:當代中國)

剪紙、竹編、木雕、石雕和泥塑,是當代影視社交媒體平台最受歡迎的五大傳統美術技藝。當中,剪紙類短片在抖音獲讚超過1.3億次。(圖片來源:當代中國)

更驚喜的是,她已悄悄「升級」為「文化推廣者」。上月她參與計劃的長者中心義工服務,教老人家繪製粵劇面譜,還分享先前在「何以中華」計劃中學到的粵劇知識:「婆婆們邊畫邊問不同顏色臉譜代表什麼性格,我一下就答到了,她們都讚我教得好!」說罷,她得意地展示手機裡長者們舉著面譜的照片,成就感溢於言表。

完成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核心培訓的「優秀文化大使」按不同主題,在社區組織的安排下,到不同院舍機構進行服務,傳揚中華文化。(圖片來源:團結香港基金)

完成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核心培訓的「優秀文化大使」按不同主題,在社區組織的安排下,到不同院舍機構進行服務,傳揚中華文化。(圖片來源:團結香港基金)

8月不可錯過的好去處:文化嘉年華

聽姪女興奮介紹,這場在大館舉行的嘉年華絕非普通市集,而是一場沉浸式的中華文化巡禮。除了她的剪紙風車攤位,現場還有「草本型染」、「魯班鎖拆解」、「宋代點茶」等互動工作坊,參加者可親手製作漆扇、香包。
 

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團結香港基金主辦、基金會轄下機構中國文化研究院策劃及執行。 中華文化嘉年華為是次計劃重點活動之一。(圖片來源:團結香港基金)

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團結香港基金主辦、基金會轄下機構中國文化研究院策劃及執行。 中華文化嘉年華為是次計劃重點活動之一。(圖片來源:團結香港基金)

更令人期待的是,嘉年華特設漢服體驗,參加者可親身試穿漢服,同時現場的專業梳粧師將提供即場粧髮服務,搭配現場打卡位,讓參加者有如穿越古代,體驗古人生活!

同時獻上多場精彩傳統中華文化藝術表演,包括難得一見的皮影戲、國粹雜耍、中樂與說書,以及中國傳統舞蹈等藝術表演。姪女建議我一定要看準時間到場,不可以錯過精彩的表演。

活動免費開放,無需報名,筆者已約好友組團捧場。若讀者也想一睹這位「小大使」的剪紙手藝,或體驗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不妨本週末到大館走走,詳情可參閱活動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