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0歲開始已讀我的書,服了十多年精神科藥,有童年創傷、性取向壓力、社恐焦慮、狂躁抑鬱症、內向、敏感、驚恐和憤怒。預約了我兩年想做諮詢,卻一直拖著。我等了他兩年,等他準備好。他終於在36歲生日決心改變人生,找我做個案,說:「老師知道您能讀懂我,沒有一個人能理解我。」
他不是病人,他是勇者。
他敏感,欠自信,藥物後遺症令他脾氣和抑鬱。我讓他先哄哄那個太努力想好起來卻醫不好的自己,哄他好好睡一覺,然後溫柔地關上「房門」,便可以華麗轉身,扮演一個想成為的自己,用他笑得很美、討人喜歡的笑容。也教了他幾個情緒急救的方法處理脾氣和抑鬱,用音叉調頻修心定,拉腰腎和命門,替性能量扎根,減少過多的咖啡攝取量,從回饋媽媽對他長年的照顧開始學習回報她,修養愛。
身體扎根後會增加正氣,自會強壯,愛便會生根。
他其實有很多優點,文字表達力高,沒說多餘的話,心地善良。
每個人都有被自己忽略的魅力,打開門便可做另一個自己。人本性分裂其實沒有甚麼不好,起碼可以活出不同角色,不再自封於井底裡。他用過我的「定心芳療油」後說效果很好,提升了自信,終於重拾丟了十多年的動力,立志修補因病未能完成的大學學位的遺憾。我們約定了,明年在他的大學城碰面。
重新設定自己的角色,人生便能翻開另一章,每天都可以重新開始,不要辜負歲月給你的一切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