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角力新格局
當美軍航母在中東與胡塞武裝周旋時,解放軍空警500預警機悄然飛越美艦上空,搭配殲10C與運油20組成的遠航編隊,直抵埃及參與「文明之鷹 2025」聯合演訓。這支跨越6,000公里的空中戰隊,不僅展示突破第二島鏈的戰略投送能力,更向中東各國實戰推銷「預警機+戰機+加油機」的軍售三件套。
面對中國的軍事布局,特朗普政府祭出「關稅大棒」卻進退維谷。美貿易代表班森特坦承:「三位數關稅難以為繼」,白宮內部傳出擬將稅率從145%降至54%。這場博弈背後,是美國稀土供應遭中國卡脖子的現實——韓國已被禁止向美軍工企業轉售含華稀土零件,戰略產業鏈危機浮現。
國際貨幣版圖更迎來歷史轉折:上海黃金交易所「沙特交割庫」正式啟用,石油人民幣黃金體系撼動美元霸權。中俄2,000億美元合作項目全數採用本幣結算,中日韓與東盟13國則聯手構建「後美元金融安全網」,亞洲供應鏈自主化進程加速。
地緣角力同步升溫:巴基斯坦以殲10C擊落5架印度戰機,迫使新德里改口「無意升級衝突」;胡塞武裝持續襲擊令美航母疲於奔命,最終促成美方單方面宣布停火。中東棋局中,解放軍山東艦現身南海,埃及演訓直指蘇伊士運河咽喉,中國正以「黃金水道+軍事存在」雙重布局,瓦解美國控制關鍵海道的野心。
特朗普雖高調宣稱「與英國達成貿易框架」,實質卻淪為10%基礎關稅加農產品傾銷的霸凌條款。反觀中國聯手金磚國家推動「去美元化」,歐洲更揚言對千億美元商品加稅反制。當華爾街重掌話語權、全球南方陣營成形,這場世紀博弈的勝負天平,正悄然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