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班同學
升上四年級,左右仔終於首次同班。是兄弟,是同學。
幼稚園時,我要求校方安排兩兄弟不同班。他們一起成長,感情也極好,但實際上二人性格不同,興趣也不一樣。哥哥好動,凡事愛動手做;弟弟文靜,會先觀察再參與。安排他們分班,除了讓他們認識不同的朋友圈子,也希望減少外界對他倆的各種比較,輕鬆做自己。至於他們每逢小息、午飯時間都要到鄰班「探望」對方,則是他們感情深厚的自我選擇。
直至新學年快要開始,收到校方的分班結果,我才想起我事前沒有將我分班的想法預先告訴校方。腦海中不禁浮起各種假想情境:兩兄弟眼中只有對方,減少與其他同學的社交;兩兄弟因為各有朋友圈,互相吃醋,影響兄弟感情,由學校吵到家中,再由家中氣憤至上學,影響學業。學習方面,功課評分、默書考試成績自我比較之餘,同學或老師可能會想:「你怎樣不學習你的兄弟一樣積極?」⋯⋯反正總向壞方向想。
然而我把這個消息告訴兩兄弟,他們竟然是興奮得跳了起來:「太好了!我們終於同班了!」他們幻想著老師和同學分不清他們二人,肯定會很有趣。手冊寫錯了,筆記抄漏了,有對方在就不用奔波找同學問。偶爾和同學有爭拗也不用畏縮,因為他們深信兄弟一定會支持自己。分組活動也一定不會孤單一人,因為最少有對方陪伴⋯⋯想到的盡是好處!
好吧好吧,既來之,則安之,媽媽不要擔心那麼多。天意要他們同班,可能甚至有意想不到的好事發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