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香港生活節奏急速,讓人去旅行也彷彿如臨大敵,事前預先搜集長長的「必去」、「必買」、「必做」清單,把每天的行程都排得密不透風。最近看到多年前自己第一次獨自歐遊的筆記,我才發現,旅程開始時,原來自己生怕錯過景點,每天早早爬起床,日行9小時,到晚上才捨得回民宿。
當時第一站到倫敦,遊客必做的事如看大笨鐘、逛大英博物館、看音樂劇...... 這些我都做了。但你若問我最深刻的,反而不是這些很「充實」的行程,而是一個大家聽起來可能相當無聊的事 —— 到海德公園(Hyde Park)散步。
我知道大家可能會訕笑「甚麼嘛?公園有甚麼好看!」但當我一個人在偌大的公園散步時,內心卻感到非常平靜和喜悅,因為終於不用趕著要去做甚麼——其實就是從「錯失恐懼症」(FOMO, Fear of Missing Out)的焦慮心態中釋放出來,安心於無所事事,也因此終於有時間去觀察當地人的生活。
於是後來每次去歐洲旅行,就會每天安心擁有這些留白的時光——在比利時根特小鎮的運河旁坐著放空、發現荷蘭酒吧未到周五放工時已經坐滿了快樂的人、搭巴士到西班牙小山丘上和當地人一起眺望遠方大海,體驗當下。「別人的生活,是我們遠道而來的風景。」下次或者也可以試試在行程中留白,享受一下「錯失的樂趣」(JOMO,Joy of Missing Out),單純享受當下,可能比你想像中更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