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09-15 12:52:34

挫折

分享:
鄭萃雯

鄭萃雯

挫折令人失落,但挫折絕對有它的意義。

就像我,青年時想當個記者,進入了新聞系,大學一年級的「電台報道」科首份功課——新聞錄音報道,簡直是一塌糊塗:為了咬字準確,忘掉了清晰分句,顧不上音調抑揚頓挫、節奏分明,聽起上來就像是機器錄音般,逐字吐出,毫無重點,聽者難以消化。當年這一科由資深傳媒人前輩任教,他把我的功課評為全班最差,在課堂上播出我的錄音聲帶,並坦白指出我的問題和錯處。我還記得當時他說過一句:「若然在十幾位同學面前播這段錄音已經覺得難以面對,你將來怎能在大氣電波中面對公眾的評價?」當時才十九、二十歲的我,又羞又惱,覺得講師說得太狠,令我萬分尷尬。從那一天起,我每天一有機會就會自我朗讀,我會鎖定幾個我喜歡的電視新聞報道員,把握新聞報道時段,一邊跟著字幕,一邊模仿著他們的腔調、聲線和節奏,隨手抓起報紙就練習把書面語化為口語,慢慢的訓練自己臨場閱讀和說話的能力,希望改進自己。後來畢業了,投身了傳媒行業,我再次遇上這位「狠心」的前輩,親身向他道謝,感激他讓我知道自己如何不足,明白到要無懼別人的評價,首先盡力要做好自己。

adblk5

當人遇上少許不如意事,可能轉眼忘了;深刻的挫折,可以令人一蹶不振,也可以激發起改進的動力。改變的初期,也許會有困惑,也不確定自己能否達成目標,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逐小的改變,慢慢就會摸索出屬於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