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10-03 11:00:00

是咁的,《是咁的 我同女神SSSSS做咗室友》創作緣起

分享:
創作互動短劇《是咁的 我同女神SSSSS做咗室友》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驗。 (01)李芷晴很喜歡《愛在日落黃昏時》,把她的故事設定成帶文藝氣質又不失趣味的走向,最終塑造出一個喜歡冷笑話又受過情傷的戀愛腦少女形象。

創作互動短劇《是咁的 我同女神SSSSS做咗室友》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驗。 (01)李芷晴很喜歡《愛在日落黃昏時》,把她的故事設定成帶文藝氣質又不失趣味的走向,最終塑造出一個喜歡冷笑話又受過情傷的戀愛腦少女形象。

四月份得知有機會參與《女神配對計劃》的宣傳活動,創作一套互動短劇,我決定主動爭取。不過第一次提交的方案沒有被採納,幸好有位做廣告的朋友給了很多建議,當時我在日本熬了兩個通宵修改後重新提交,終於獲得監製認可。那一刻激動得想在白濱海灘振臂高呼:媽,我得咗啦!以下想和大家聊聊五位女神故事的創作靈感。

原本想讓YUKI Cosplay《孤獨搖滾》的ぼっち造型,後來因為版權問題沒能實現,只保留了紙皮箱元素。

原本想讓YUKI Cosplay《孤獨搖滾》的ぼっち造型,後來因為版權問題沒能實現,只保留了紙皮箱元素。

Yuki @《孤獨搖滾》

整個企劃還在構思階段時,最先浮現的畫面就是羅毓儀在尖沙咀街頭表演的場景,旁邊放著紙皮箱。原本想讓她Cosplay《孤獨搖滾》的ぼっち造型,後來因為版權問題沒能實現,只保留了紙皮箱元素。全劇貫穿了Yuki彈吉他的畫面,我一直相信努力練習的女生在舞台上自然會散發魅力——這是大學時看樂隊演出得到的啟發(那支樂隊叫Laugh it off)。從閃靈的Doris、張懸(安溥》、雞餅到如今的Ano,電影《LINDA LINDA》裴斗娜、前田亞季、香椎由宇,《Solanin》的宮崎葵等,她們的表演都充滿能量,我很想通過鏡頭捕捉這份感染力,讓觀眾看到Yuki的努力。勤奮和進取精神結合在一起絕對不會不好看,也許現在有人質疑,但時間會證明一切,總會有人見證。

adblk5
很欣賞有喜劇細胞和幽默感的女演員,覺得搞笑場景成敗的關鍵在於演員和劇本的配合,比重差不多九比一,演員如何把握表演節奏和風格是最重要的。

很欣賞有喜劇細胞和幽默感的女演員,覺得搞笑場景成敗的關鍵在於演員和劇本的配合,比重差不多九比一,演員如何把握表演節奏和風格是最重要的。

Carman @《八彩林亞珍》

關嘉敏的故事原型來自蕭芳芳飾演的林亞珍,裡面加入了很多我個人特別喜歡的港產片場景和經典橋段。很欣賞有喜劇細胞和幽默感的女演員,覺得搞笑場景成敗的關鍵在於演員和劇本的配合,比重差不多九比一,演員如何把握表演節奏和風格是最重要的。現在回看成品中的某些場景還是會笑,看別人互動時也有歡樂反應(應該不是給我面子,畢竟我沒什麼名氣)。幽默需要自然流露,強行搞笑只會難像馮淬帆中了笑穴那樣,不是從心的開懷大笑。Carmen的演出讓故事線有了意外驚喜,也是觀眾反饋中最受歡迎的故事之一。

李芷晴很喜歡《愛在日落黃昏時》,把她的故事設定成帶文藝氣質又不失趣味的走向,最終塑造出一個喜歡冷笑話又受過情傷的戀愛腦少女形象。

李芷晴很喜歡《愛在日落黃昏時》,把她的故事設定成帶文藝氣質又不失趣味的走向,最終塑造出一個喜歡冷笑話又受過情傷的戀愛腦少女形象。

Stephanie @《日落三部曲》

得悉李芷晴很喜歡《愛在日落黃昏時》,大概知道她喜歡什麼類型,把她的故事設定成帶文藝氣質又不失趣味的走向,最終塑造出一個喜歡冷笑話又受過情傷的戀愛腦少女形象,冷笑話部分確實帶來喜感,但文藝氛圍的營造不太成功,沒能重現「日落三部曲」裡邊走邊聊的舒適。可能這種氛圍需要時間沉澱,我在對白設計、情境營造和實際執行上都做得不夠,有點可惜。幸好沒有影響Stephanie自然流露的可愛和率真,她在拍攝結束後是我覺得最有女神氣質的一位。有次在化妝間看到地上放了本劉以鬯的《酒徒》,直覺告訴我很可能是她的讀物,希望以後有機會親自詢問。

感謝所有指導及幫忙的人,聽過我抱怨、見過我流淚的老同學和好朋友們,特別感謝太太。

感謝所有指導及幫忙的人,聽過我抱怨、見過我流淚的老同學和好朋友們,特別感謝太太。

Sophie @《愛你愛到殺死你》

葉蒨文的故事靈感來自張家輝勸導極端粉絲的視頻,他苦口婆心的態度讓人動容。現在願意教導粉絲的藝人真的很少見,不只香港,全世界都沒幾個。很想把這件事寫成故事,就把這個設定放在了劇中粉絲最多的Sophie身上,相信她最能體會。很慶幸找到訓練班演員Jason,他完全理解我想要什麼,把黑粉和極端粉絲演得活靈活現。在現在連我太太都追星的環境下,聊聊粉絲有多瘋狂,既貼近現實又讓人心有共鳴。原本有場戲是Jason用膝蓋踹破"I love Sophie"紙板再狠狠摔在地上,結果他怎麼踹都踹不爛,拍攝現場我笑到在地上打滾,還臨時加了句台詞讓Jason說:「怎麼踢極都踢唔爆!癡線咖?」可惜最後剪輯時沒保留,我特別懷念那場戲。

寫劇本時一直想給Maggie設計些好玩的橋段,想到《東張西望》女主持人經常在採訪中挨打,不如讓她們有機會反擊受訪者。

寫劇本時一直想給Maggie設計些好玩的橋段,想到《東張西望》女主持人經常在採訪中挨打,不如讓她們有機會反擊受訪者。

Maggie @《少林少女》

梁敏巧的角色原型參考了《少林少女》。寫劇本時一直想給Maggie設計些好玩的橋段,想到《東張西望》女主持人經常在採訪中挨打,不如讓她們有機會反擊受訪者。所以把她定位成最跳脫的角色,要她演功夫片,還是喜劇加功夫。寫完初稿後被監製改得面目全非,因為缺乏拍攝經驗,我寫的時候沒考慮實際執行,很多想法只能空想但拍不出來,最後改了很多遍才通過。這裡要特別感謝監製,是他抓著我不停修改才讓劇本變得可行。最遺憾的是她拍攝時我在另一組,很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跟她學習。Maggie雖然沒試過功夫,但從來沒拒絕這個角色,我也很幸運找到略懂功夫的訓練班演員Heison,全靠他指導Maggie才能有現在的效果,衷心感謝!

adblk6

後記

然後就進入了無休止的修改劇本階段,從最初四萬字不斷刪改,大概第十一稿才終於定稿,剩下約三萬字,預計片長80分鐘。拍攝要在一天內完成,原定早上八點到晚上十二點,最後在AB兩組數十名工作人員輪班拍攝下,從早八點拍到凌晨四點,完成了五位女神共三十八場戲。之後就是不斷剪片、混音、配音、用Excel標記時間碼,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我不是個很會應對壓力的人,感謝所有聽過我抱怨、見過我流淚的老同學和好朋友們,特別感謝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