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繼續我們的課外活動烹飪課。
早前傳來消息說名都酒樓結業在即,我傷感了許久。先父於中環上班多年,是老一輩的中環精英,也是一名老饕。小時候常跟先父到處吃好東西,統一酒樓、鏞記、香格里拉的香宮與夏宮、新同樂等等,都可找到先父舊日的足跡。其中的統一酒樓,就是名都酒樓的前身。名都乃目前香港少數仍保留點心車服務的食店,它結業後,香港的孩子們又少一處認識傳統中式點心的地方了,實在可惜。在整理資料時,發現我在課外活動烹飪課裡有不少點心課,在此分享一下,還望各位不嫌棄。

煎薄罉:也有人寫成煎薄餐。它是一種薄餅,乃以薄麵糊混合蔥花、火腿、蝦米等材料的鹹薄餅。也有甜薄罉,乃在煎好的薄餅中捲入花生、芝麻、綿糖、椰絲之類的餡料。現今孩子懂得法式薄餅(可麗餅crêpe),卻不知道何謂薄罉。薄罉比法式薄餅易做得多了,香而不膩。

芝麻卷:若跟孩子說芝麻卷的暱稱「菲林」,他們大概不明所以吧!芝麻卷的製作不難,是以馬蹄粉、砂糖、黑芝麻粉混合調成黑芝麻粉漿,倒在薄薄抹上一層油的長方盤子裡,再放到鑊中蒸熟,熟後捲起、分段切開,室溫或冰鎮食用均可,但冰起來吃比較不膩。其實小時候還能吃到另一種以白芝麻或金黃芝麻做成的白芝麻卷,清香雋永,比黑芝麻卷來得優雅呢。

西菜牛肉:西菜是指西洋菜(watercress)。西菜牛肉,就是山竹牛肉的朋友,不過免去了腐竹(山竹)而用上了西洋菜。(憑小妹的記憶,自小就稱呼這種點心為山竹牛肉與西菜牛肉,並不用強調是「牛肉球」的。請各位賜教,究竟是何時興起說牛肉球的?九七後的副產品嗎?)牛肉最好手剁,不然的話用品質好的新鮮免治牛肉。(我又要在此說一遍了:免治牛肉這翻譯真是神來之筆!免治譯自minced,即刀剁或以碎肉機攪拌成細末,香港的老一輩文人將之譯成「免治」,即是不用再揮刀了,慳返啲力水也,令人不禁頓生好感!)剁細了的牛肉混入馬蹄丁、肥豬肉丁、調味,攪打至肉粒的蛋白質互相糾纏,即所謂「起膠」。碟子鋪上洗乾淨的嫩西洋菜,上面放做成掌心大小的球狀免治牛肉,蒸熟後澆上喼汁食用。
常說吃好東西能療癒,其實寫飲食回憶也很療癒。願君讀此文章時能感到些許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