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璀璨夜景享譽全球,曾被日本「夜景觀光Convention Bureau」評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其中,維港的夜色尤為迷人,維港兩岸的海濱每晚吸引市民與旅客「打卡」。這些旅遊資源須更好地善用,以發揮更大的旅遊及經濟效益。
經過特區政府多年的努力,維港兩岸的海濱長廊已大幅擴展,但目前的海濱長廊大多僅具基本配套設施,如體育設施、小型零售店及洗手間等,與內地及其他海濱長廊相比,顯得相對單調。就如全長19.5公里的「鹽田海濱棧道」途經多個海濱景點,沿途還設有自助圖書館、水上遊樂設施,以及海鮮食街等多元化設施,讓旅客有更豐富的旅遊體驗。
因此,特區政府有必要充分利用香港獨特的海濱資源。除了盡快連接剩餘的海濱長廊,以提升便利性外,還應將海濱打造成集購物、觀光及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旅遊熱點。當局亦可善用市場力量,設立商業空間,舉辦市集、街頭藝術表演及無人機表演等活動,讓海濱更具活力,惠及市民、旅客及周邊商戶。就政府有意發展紅磡新海濱,《民建聯》近期也曾提出,政府應趁機將當區發展成為新地標,建設九龍無縫海濱公共空間,同時發展水上活動文化、碼頭設施,以能吸引更多本地居民及旅客到訪,這也是政府值得考慮的方向。
立法會在本月上旬通過《2024年保護海港(修訂)條例草案》,為海濱發展適度「拆牆鬆綁」。在保護維港的同時,也有助優化海濱,讓市民更好地享用。筆者深信,由甯漢豪局長領導下的發展局,將趁此契機,加大力度為海濱注入繽紛色彩,打造全新的旅遊體驗,讓遊客「濱」至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