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黃金周假期,香港共錄得約110萬名旅客人次訪港,較去年同期上升22%。其中,內地旅客人次上升20%,非內地旅客人次上升30%。黃金周的大量旅客,帶動多個行業都增加了生意,有發展商旗下十多間商場的人流和生意額均錄得雙位數字增長,顯示黃金周香港確實是丁財雙旺,再次反映香港旅遊業的競爭力。香港獨特的文化氣息以及多元的旅遊體驗對各地旅客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無可否認,疫後來港的旅遊模式已經改變,旅客過往著重購物,現在則更傾向於觀光和打卡。本港商場也有必要想方設法提升旅客的消費意欲。例如,新興建的商場設計和布局必須與時並進,以各行各業的生意、人流、消費數據為依歸,相應地調整與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所需相關的商戶店舖面積、比例、數量和布置。商場亦須注入各種娛樂、消閑、吃喝玩樂的元素,力求成為旅客的必訪景點,以吸引顧客長時間逗留,從而增加消費。事實上,個別新建的商場以藝術及體育為主題,讓顧客有嶄新的體驗,成功打響知名度。
商場還須建立「天羅地網」,着力從「天」「網」「羅」致部分顧客返回「地」面,鼓勵他們回到實體店。例如,實體選購衣飾的最大好處便是能試穿試戴,合意才付款。又例如,商戶可增加試食宣傳,並提供部分「限定商品」僅在實體店購買的選擇。當然,店員也需經過系統性的培訓,以便為顧客提供優質服務和專業的購物建議,讓他們感受到在實體店購物的更多得著。不少內地網民通過「小紅書」等網上媒體分享香港的旅遊資訊,商場也應善用各種新媒體和創新科技,以多渠道、多模式進行宣傳,才能廣迎四方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