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間計算 Spatial Computing
在數位與現實邊界愈加模糊的時代,空間計算(Spatial Computing)正悄然改寫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根據德勤2025年科技趨勢報告,未來三到五年,空間計算將成為企業數位轉型的核心驅動力,其市場規模將以超過18%年複合成長率持續擴大,並深入醫療、製造、零售等多個領域。
甚麼是空間計算?
空間計算不僅是戴上VR/AR頭顯,而是結合三維掃描、電腦視覺、LiDAR、物聯網與人工智慧,打造一個能「看見」與「觸摸」的數位世界。它讓機器能理解人類環境與意圖,並在三維空間中提供沉浸式體驗與智能輔助。
技術亮點與應用場景
‧多模態自然互動:結合眼動追蹤、手勢辨識與語音指令,用戶可像操作真實物件般與虛擬世界互動。
‧數位孿生:企業將生產線、工廠、倉儲等場景同步至雲端,進行遠端監控與故障預測,大幅提升效率。
‧低延遲傳輸:5G-Advanced(5.5G)高達10 Gbps的速率和毫秒級延遲,讓AR/VR應用在工業檢測、遠端協作等場景無縫運行。
代表裝置
‧Apple Vision Pro:定位為「無限桌面」,結合即時字幕、空中打字與多視窗管理,兼具辦公和娛樂功能。
‧Meta Quest Pro:配備精準眼動追蹤與混合現實鏡頭,可在遠端會議、教育培訓等情境提供沉浸式體驗。
對生活與商業的影響
1) 醫療與教育:醫生可藉由3D解剖模型與手術模擬,提高診斷與操作精準度;學生則能在虛擬實驗室中安全進行危險實驗。
2) 零售體驗:消費者能在家中虛擬試穿服飾、擺放家具;品牌亦可透過AR導購,讓街頭廣告更具互動性。
3) 文化娛樂:博物館和藝廊結合AR導覽,讓觀眾身臨其境地重溫歷史場景或欣賞互動藝術。
香港的機遇與挑戰
在土地稀缺的香港,開發商可利用XR技術展示未建成的樓盤;旅遊業可推動AR文化導覽,增添觀光深度;零售商則能在商場設置AR導購站。但要全面落地,仍須:
‧升級低延遲網路與5.5G基礎設施
‧制定AR內容審核與個資保障法規
‧聯合學界與產業,培育跨域空間計算人才
結語:當空間計算讓數位世界「走出螢幕」、與我們同場共舞,城市將變得更智慧、產業更高效、人機互動更自然。眼前的香港,正站在這場立體互動革命的前沿,準備好迎接全新的視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