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步入高齡化社會,照顧者的角色愈來愈重要。根據人口普查,目前有超過24萬名無酬照顧者長期照顧60歲以上的長者,亦有超過14萬名長期照顧殘疾人士的照顧者。他們大多是無償的家庭成員,默默承擔著照顧摯親的責任,卻往往連自己的未來也無暇規劃。
面對摯親的身體狀況轉變,照顧者的壓力與負擔不斷增加。他們除了要決定如何照顧、由誰照顧、如何確保照顧可負擔,還需要參與決定如何治療病患,以至未來末期的情況下的維生治療安排。
這些經歷及當中的決定將影響摯親的照顧地點安排、臨終安排,以及是否能在居處安詳離世等問題,也會影響照顧者的「身、心、社、靈」健康和其他需要;當摯親離開後,更會影響她們自身生命管理的安排。因此,紓緩照顧政策與照顧者支援必須一拼處理。
為幫助社會理解照顧者的處境,社聯剛出版電子書《顧事集》,收錄八位照顧者的真實故事。他們有著自己的故事與挑戰。有的人因力不從心,只能忍痛將年邁的父親送入院舍,卻在父親離世後仍陷於遺憾與自責;有人雖然與親人談論過生死,卻仍然對「預設醫療指示」一無所知,在關鍵時刻陷入兩難;也有人在長時間的照顧歷程中,開始反思自己的晚年,試圖為未來做出更周全的安排。
照顧者不僅要應對日復一日的照顧工作,還要在家庭、經濟、健康與個人生活間尋找平衡。他們時常感到徬徨,甚至在步入晚年後仍難以規劃自己的未來。這些故事,不只是照顧者的日常,更是他們內心的掙扎與成長。
今個周未我們會與《顧事集》畫家和其中一位照顧者在書展中分享照顧摯親的點滴,希望能夠讓更多人理解照顧者的需要,引發社會認識生命管理及預設照顧規劃,為照顧者創造一個更友善的環境。
閱讀《顧事集》
https://www.hkcss.org.hk/upload/pra/EOL%20edm/顧事集.pdf

照顧者各有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