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05-16 11:00:00

《哪一天我們會紅》 哪一天港劇會更好看

分享:
《哪一天我們會紅》POSTER靚CAST吸引宣傳有GIMMICK,不過這些都是SIDE TRACK,心底話最想看還是阿DAY。

《哪一天我們會紅》POSTER靚CAST吸引宣傳有GIMMICK,不過這些都是SIDE TRACK,心底話最想看還是阿DAY。

拍劇很難,香港拍劇難上加難,OTT平台降臨後,我們這些觀眾胃口養得很大之餘,要求也變得很高,很多人看見低成本製作便立即耍手擰頭,但當然也有些觀眾特別留意本地劇,ViuTV劇集是其中之一,個人每逢有新劇通常也會開頭一兩集來看,最近便有在網絡上得到不少正評的《哪一天我們會紅》。

《哪一天我們會紅》 哪一天港劇會更好看

《哪一天我們會紅》 哪一天港劇會更好看

《哪一天我們會紅》POSTER靚CAST吸引宣傳有GIMMICK,不過這些都是SIDE TRACK,心底話最想看還是阿DAY。COLLAR出道近五年,如今才有更多機會「看得見」DAY,不知道是否算遲,但就令我很想看她演出,加上還有Marf,《那年夏天我們綻放如花》太好看,論驚喜度甚至《三命》尤甚,但Marf之後的《寄了一整個春天》頗為失望,看著Marf要一邊扮口吃又要講一大Log對白就令人坐立不安。直至今次見到《哪一天我們會紅》兩位Collar成員有份演還有對手戲,期待度滿滿。

一開劇集才知道導演是應智贇,《深宵閃避球》看罷離場時頗為失望,彷彿整齣電影都沒有說過閃避球,一份很強烈「揀嗰個主題但佢其實唔認識嗰個主題」之感,結果看《哪一天我們會紅》第一集這份種感覺又再次回來,無論是YouTube Channel或YouTuber也很像外行人,不夠貼地也不真實,有點像中學生討論世界大事的陌生感。但探討表面也無不可,因為劇集採取以嬉鬧喜劇形式進行,只要笑料足夠、荒謬感夠強、演員演出到位甚至出位便可,可惜劇中大部份情節沒有太多記憶點,用作搞笑的點子和對白也有點空氣凝固的尷尬,演員演出相對平淡,一眾年輕新演員有好好記對白,也理解對白所需要的情緒,但就是沒有太多角色設計,令演出不突出不立體,更遑論需要這類喜劇需要浮誇出位的演繹,還有後期如剪接上及處理演員對白等節奏掌握不好,第一集就在頗為乏味的感受下完結。

adblk5
Day演一位全方位熟讀YouTube Channel 的迷妹Anna,擁有無窮追星知識,說話總是帶著一份俯瞰視角看透世情的冷漠。

Day演一位全方位熟讀YouTube Channel 的迷妹Anna,擁有無窮追星知識,說話總是帶著一份俯瞰視角看透世情的冷漠。

但為了看DAY死心不息的我決定再看一集,哪知第二集的觀影感受迴然不同,首先第一幕麥沛東出場已叫人眼前一亮,這位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演一位將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痴線+痴漢YouTuber入木三分,令這種扮痴YouTuber更貼地更令人覺得「在現實中大有人在」;接著是阿Day登場,她演一位全方位熟讀YouTube Channel 的迷妹Anna,擁有無窮追星知識,說話總是帶著一份俯瞰視角看透世情的冷漠,,如此天真無邪又如此理直氣壯,簡單來說就是串嘴,又或是如今大家在Social Media很愛說的:好搶口。《哪一天我們會紅》第二集當有這兩位演員演出時,吸引力霎時以幾何級倍升,反過來說,當場口沒有這兩位演員參演時,吸引度大Drop。

劇集成功塑造阿Day非常「搶口」的角色Anna,如此天真無邪又如此理直氣壯。

劇集成功塑造阿Day非常「搶口」的角色Anna,如此天真無邪又如此理直氣壯。

在剛過去最後一集《爆谷一周》肥谷訪問梁家輝時,家輝說(大意):「看一位演員好戲與否,要看是劇本好,還是導演指導他指導得好,又還是演員自身演得好。」而演員自身演得好,要看他們對自己角色的理解和體悟,然後再如何為角色創造。相信應智贇導演是一位非常需要演員靠自身魅力從而令其作品昇華的導演,這絕對不是甚麼貶義,因為只要作品夠好看,沒有觀眾會在乎到底是編劇、導演還是演員的功勞,又或只要作品有質素,必然是編導演三者相互磨合的成果,而當中每個崗位所佔的百份比是無法亦毋須估量。

adblk6
只要作品夠好看,沒有觀眾會在乎到底是編劇、導演還是演員的功勞。

只要作品夠好看,沒有觀眾會在乎到底是編劇、導演還是演員的功勞。

《哪一天我們會紅》還有很多新演員,不管是台前還是幕後,也期待他們在可期的一天大紅大紫,為觀眾帶來更多佳作。香港拍劇很難,作為觀眾的我們最應該做的不是指指點點找錯處,而是要用心觀看。暫時放下Netflix和Disney+等選項,觀賞他們的作品來支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