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09-02 04:30:24
日報

「善」

分享:

近來我機構推行《義工培訓計劃》,席間和義工探討甚麼叫「義工」,不免提及無施付出、不計較等,而我腦海中泛現了「善」字。

如果沒有善心,如何合資格稱「義工」?

「善良」是指一個人的仁慈、善心和做好事,做事不求回報才是真善良。  柏拉圖認為「善」是最高理念,是所有美德源頭,達致人追求真理及完美。「善」就像「照見真光」,幫助人活得更有意義同公正,激發社會更多正面的影響和改變。帶著善心去生活,真誠無偽、由內而發的好心,做好事後,心裡無負擔,感覺輕鬆自在及正能量。

你有冇發現做完做善事後,感覺特別滿足及平靜感?

偽善即指表面裝出善良、道義,但內心或行為並不真誠,甚至自私自利。特徵泛指:

1. 表裡不一,人前一套人後另一套;
2. 利益至上,以自己為上;
3. 善於阿諛奉承,用表現好行為博取得他人信任;
4. 透過道德綁架或建議操控他人;
5. 皮笑肉不笑,表面熱情但內心冷漠;
6. 利益衝突時翻臉不認人。

善也是經濟發展理論,欣賞何日生博士善經濟理論;以利他為動機、以和合為方法,旨在達到共富共善的社會目標,以建立「人、社會、環境」良好的經濟生活!可以參考以下原則好好實踐:

adblk5

1. 經濟活動不是只追求利益及金錢,重視誠信同利他;
2. 照顧社會、生命與環境,實現長遠繁榮與和諧;
3.重視員工福利,創造共贏的工作環境;
4.投資時關注可持續發展項目,避免追求短期利益;
5.消費時選擇環保、有社會責任的品牌;
6.支持公益,帶動社區共同發展。

從事社工至從商,以善營商,打造慈善及商界接軌的新世代。現為《藍廸通顧問有限公司》的創辦人,九龍城區防火會委員,為多間慈善團體的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