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於2023年的董事局地震事件,提醒我們即使是最受尊敬的創辦人也無法免疫於董事局的政治影響。(資料圖片)
在初創企業的世界,尤其像香港這樣節奏急速的市場環境中,創辦人往往專注於產品、融資和業績增長,但經常忽視與董事局的關係,而這情況絕非少見。事實上,董事局內部的衝突比我們想像來得更為普遍。當我與年輕的企業家合作時,我總是提醒他們:應該選擇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董事局成員和投資者,而不僅是那些能帶來資本、名聲或特定技能的人。
最近,一個吸引全球關注的例子就是OpenAI董事局的戲劇性事件,涉及其CEO兼聯合創始人Sam Altman。作為生成AI的代表,並突破性地帶領OpenAI推動創新,Altman 卻在 2023 年年底被董事局突然撤職。這一決定震驚了科技界,引發了員工、投資者和行業領袖的強烈反對。在短短幾天內,Altman被重新任命,但此事件揭示了願景型領導與董事局治理之間的深層裂痕。
這次的OpenAI事件確切地提醒我們,即使是最受尊敬的創辦人也無法免疫於董事局的政治影響。Altman對快速創新的推動與董事局對風險管理的看法和按步就班的節奏發生了衝突。董事局作為一個負責監管營利子公司的非營利組織,具有採取行動的法律權力,但缺乏與公司的文化和戰略方向的一致性。其後果揭示了董事局與創辦人的願景及企業脈搏脫勾時,即使是最有前景的企業也可能陷入動盪危機。
這類衝突並非OpenAI所獨有。從蘋果的Steve Jobs到Uber的Travis Kalanick,歷史上充滿了創辦人被董事局邊緣化的例子。根據哈佛商學院的研究,高達 65% 的高潛力初創企業因內部衝突而失敗,這些往往是由創辦人和董事局的衝突引起。
那麼,創辦人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首先,他們必須有意識地組建董事局。雖然引入知名度高的人士或資金雄厚的投資者很有吸引力,但如果這些人不認同創辦人的價值觀或長期願景,那麼不一致是不可避免的。一個成功的董事局應該在專業知識包括法律、財務、營運和戰略領域上保持多元化,但在目標上維持一致。最好的董事局成員是那些能夠建設性挑戰、持續支持,並理解創辦人作為公司推動力角色的人。
其次,創辦人應該在早期就建立清晰的期望和界線。治理框架、創辦人協議以及開放的溝通渠道可以幫助防止誤解和權力鬥爭。
在當今競爭激烈且複雜的商業環境中,尤其是在創新驅動的行業,創辨人的領導能力不僅是重要,而是必須的。董事局應該增強這種領導能力,而不是與之競爭。這個教訓很明確:選擇相信你的使命,而不僅是關注你業績數據的人。